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内棉价又要下跌?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吸储冷场 期棉跳水
11月10日,国内棉花市场的整体表现令业者颇为失望。先是电子撮合市场成交清淡,行情震荡下滑,各月合同均价较昨日下跌38-107元/吨不等。接着是郑棉期货市场出现大幅跳水行情,多头纷纷减仓出逃,CF501主力合约尾市收于1218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了195元。最后又是储备棉竞买无成交的冷清收场。
与之相呼应,各地籽棉收购价也出现明显走弱迹象。由于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不再敢大量收、棉农也不愿大量买出二、三级籽棉,再加上下游纺织企业传递的是很大的利空降价消息,山东、河南等地收购价格已开始下跌,其中跌幅较大的达0.05元/斤。目前3级籽棉主流收购价在2.10-2.30元/斤间,如按照衣分36.%、棉籽0.60元/斤、加工费600元/吨计算,皮棉销售成本至少应在11300元/吨以上,而对照市场实际情况,籽棉和皮棉的价格已失去平衡,轧花厂基本把所有的利润都吐了出来,而且还承担很大的降价亏损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么籽棉降价,要么皮棉涨价,但是在棉纺织业“弱市求活”和出口形势迷雾重重的前提下,棉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那么籽棉只能回头补跌。
皮棉市场在跌难涨亦难的境地下,无奈表现为蓄势盘整。当日发布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报收11521元/吨,涨3点;CC INDEX(229)涨27点,报收12008元/吨。另一反映国内三级棉到厂均价水平的Cncotton A指数上涨3点,报收11646元/吨。而据世之维纺织网各地反馈的信息看,各主产棉区的三级棉一般提货价稳定在11000-11500元/.吨间。但实际销售情况仍然不很理想,这将难以对目前价格形成有效支撑。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在收储的短期支撑效果渐渐淡去后,市场又到了按自身规律运行的时候了。一方面新棉上市之际短期资源供大于求未改,另一方面,纺织企业下游纱布类产品销售低迷,终究难以给棉价反弹带来足够动力。因此,棉花市场的二次探底将难以避免,而那些试图依靠信心和吸储支撑不降价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1  
阅读数量(4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