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际订单流失 商务部修改纺织品配额制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原本无缘“世界杯”的中国和印度,因为争夺“世界杯”纺织品订单而意外相遇了——产自两国的“世界杯”T恤衫在德国数量旗鼓相当。以往,“世界杯”T恤的生产总是“中国制造”一家独大。印度方面声称,这是印度不受出口配额限制所取得的胜利。此时,由于与欧美纺织品贸易大战,中国纺企还在限制出口的“配额制”中苦苦挣扎。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除了国际订单的流失,还有配额的使用不足。对此,商务部正在谋划对国内现有的配额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近日,记者得知《<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到相关人士的手中。

配额使用冷热不均

对一些企业来讲,纺织品出口配额举足轻重,原本与“世界杯”T恤订单咫尺之遥的浙江诸暨市外贸公司在最后一刻还是放弃了订单,“我们没有向商务部竞标得到T恤产品的出口配额,因此放弃了这个订单,转而加工了不需要配额的球迷服。”业务经理程其福对此不无遗憾。

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讲,配额却是无足轻重。近日,福建省外经贸厅贸管处发出紧急通知,有17家晋江企业持有的可申请数量达16551打(件、平方米、公斤)的配额,但是由于所提供的信息有误,配额无法派发。如果在6月25日之前,不来更改消息,配额将被取消。

22日,记者致电贸管处处长得知,依旧有部分企业对配额不加理睬,“未来更改消息。”

“这其实是企业的一个策略,在配额消耗不足的情况下,花更多的钱去领取配额将损失更大。”深圳一家贸易公司经理刘涛说道。

2006年的刘涛,生意异常难做。他手中死死攥着的出口美国裤子的配额并没有如他所愿被需求者炒高、升值。“相反,在商务部竞标时要11美元/打的裤子配额,市场价竟降到了8美元/打,即便如此,依旧没有人需求。”

据业内人士透露,年初曾有大笔资金进入配额交易市场,伺机炒作,但是由于配额有价无市而损失惨重。




1  
阅读数量(4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