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整经机“大鳄”潜伏“纺织之乡”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周庄再也包藏不住她的鲜为人知。
  明清素有“日织万匹,衣披天下”盛誉的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曾经是江南纺织之乡,华东布码头市场,但昔日的繁华与辉煌真的只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改革给周庄人带来了施展身手的大好机遇,但周庄的发展却一度淹没在她的邻居“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光环之下。长久以来积聚在胸的豪情终于按捺不住,周庄的各路英雄已渐次现身江湖。
  周庄镇宣传科的赵晓明叹言,“周庄镇这些年最大的成绩就是扶植起一大批大企业集团,培养涌现出一大批在行业颇具影响的企业家。”
  而曹亚洪就是其中的一员。
  成功:不看学历看眼光
  在曹亚洪的名片上印着这样6家公司,江阴市第四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为江阴市第四纺织机械厂,以下简称江阴四纺机)、江阴市沪长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长)、江阴市晟亚纺织有限公司、江阴市亚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韩合资江阴四星迈耶机械有限公司、江阴市晟恒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曹亚洪就是这6家公司的董事长。
  温文儒雅的曹亚洪侃侃而谈。谈他的沪长纺织机械厂,谈江阴四纺机,谈民营兼并集体——他的沪长收购江阴四纺机。种种表现让你丝毫看不出眼前的曹亚洪初中都没有读完。
  曹亚洪原为江阴四纺机的一名员工,而江阴四纺机是原国家纺织工业局定点专业生产各类整经机设备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40多年的机械制造生产历史。但曹亚洪曾经与江阴四纺机分道扬镳做起了买卖。这也使曹亚洪挣得了他的第一桶金。
  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一直很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提些礼品拜会亲朋好友这个传统习俗却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曹亚洪敏锐地注意到20世纪 90年代初,生活刚刚好转的国民过节的礼品就是那么几样。曹亚洪于是在这个市场一年就赚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个10万。
  曹亚洪没有小富即安,固守在这块随着时间迟早要消失或者被分食完的蛋糕上。思维超前,成功要靠眼光的商人意识又使曹亚洪抢得了奠定他一生基业的先机。
  “为鼓励民族工业,国家出台政策,以前基本要靠进口的整经机产品现在一律不批准了”,曹亚洪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紧锣密鼓的就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工厂——江阴市沪长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其实,当时还算不上工厂,所有的设备都是租借的,只有几个人”,曹亚洪坦言。
  如果说有了自己的沪长纺织机械厂是曹亚洪初出纺织机械江湖的话,真正为曹亚洪奠定江湖地位的却是2000年沪长兼并了江阴四纺机。市场靠什么?品牌和技术?
  “全国的整经机市场,我们周庄占到了90%,而沪长兼并江阴四纺机之后,我们的整经机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强强联合,做强做大,事实上我们现在就是行业的老大。” 谈及成功,曹亚洪不无得意。
  “江阴四纺机这边有180人,而沪长那边有80 人”,全部整经机人马“2003年实现开票销售1.3亿元”。
  全国60%的市场份额虽然足以让曹亚洪自豪,但市场的占领也不是一帆风顺。“市场销售不能靠推销员,主要得靠品牌的作用”,曹亚洪以事例说明,“江苏阳光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精毛纺生产企业、高支薄型精纺生产企业及高支薄型精纺面料生产基地。他们用的整经机一直是从国外进口的,不肯买我们的产品。前些日子坏了些整经机,怕误了生产, 但等国外的厂家来人,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他们找到了我们,看能否帮助修理。我们派人修理好了,提议送他们一台我们的整经机试用,并承诺如果用我们的机器使他们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负责一切损失。”“结果当然是我们的产品一点都不差,甚至性能更好。”“ 但我们的产品一台几十万,国外进口的产品一台要几百万,而一旦机器坏了进口货就很难处理,这就更显出了我们的优势。”品牌效应使阳光集团不认“江阴四纺机”的国货。但是,品牌效应的确立是需要过程的。 “阳光集团开始买我们的产品了。”看来打动了纺织业的一个龙头,江阴四纺机的整经机已不仅仅是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问题了,“江阴四纺机”的品牌将如曹亚洪所期待的深入人心了。
  曹亚洪整经机市场的成功,品牌的背后当然要的是过硬的技术含量。 “事实上,在国内我们是行业的标准。” 曹亚洪称。从公司的背景材料上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兼并后的江阴四纺机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AAA级资信企业”等一系列称号。公司产品均通过原国家纺织工业局 的科技成果鉴定。拥有十二项专利技术和自己的核心技术。2001年以来,江阴四纺机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江苏省火炬项目、国家倍增计划项目,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整经机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分条整经机及经轴、织轴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企业产品不但被国家纺织工业局指定为替代进口产品,而且已出口世界十 几个国家和地区。
  曹亚洪以他的实力三年吞下六成整经机市场。但是,他又一次将目光放远。
  多元发展
  “可以这样说,全国各地的纺织厂都在用我们的整经机。但我们的国情决定,像材料质量、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我们就是要向国外的企业学习。”曹亚洪新一轮江湖征战的目标是,杀出中国,走向世界,企业同时多元化发展。
  他走的第一步就是合资之路。曹亚洪牵手韩国鲜于纤维自动化公司,合资成立“江阴四星迈耶机械有限公司” 生产GE系列经编整经机和弹力整经机,首批产品已于2003年12月在上海的展览会上展出。从合资生产的产品,我们看到曹亚洪醉翁之意不只在技术学习,更有拓宽产品种类的考虑。因为江阴四纺机主要生产的是分条整经机和分批整经机。据曹亚洪透露,他们目前也正在同一家日本企业在谈合资意向。
  合资是为了纵深发展,而多元产业拓展则是横向发展。曹亚洪指着新建厂房的规划图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的纺纱基地,一班7个人,每天三班,我们的纺纱厂一天就可以纺出25吨纱,整经机是我们的客户所需要的装备,而纱线是我们的客户所需要的原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关性。”
  不管曹亚洪的分析是否合乎逻辑,虽然一切也还在开始,这个善于用独特眼光抓住商机的“江湖英雄”似乎已经看到了他的江湖春天。(温洪波)

1  
阅读数量(7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