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11月份纺织企业棉纱库存上升 资金压力加剧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11月25日-12月10日对国内34家,共362万锭的棉纺织企业生产状况、棉纱库存资金状况及前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棉纺厂的棉花实际库存相比10月底略有上升,而且几乎100%的企业近日有购棉补充库存的想法或计划,采购的主体品级为二、三级。各企业11月份用棉均价也有较大差距,最低为11800元/吨,最高为14000元/吨,因此若仅从纺纱成本的角度看,纺织企业间的赢亏状况明显拉大。

  一、11月份纺企的具体生产、经营状况:

  1、11月企业的开机状况:

  从调查的结果看,11月份棉纺织企业中实际开机率下降的厂家较10月份略有上升,部分企业落至80%左右,但10月份停机率比较大的一些企业11月份呈现明显的反弹,形成80%、85%、90%、95%、98%、100%六个档次,因此对棉花的消耗较10月份有小幅的上浮。

  2、11月份企业的棉纱、涤棉纱库存情况:

  从调查的统计看,11月份棉纺织企业无论棉纱还是涤棉的产销比均下降,库存量上升,大部分企业集中在30-45天之间,个别企业接近甚至超过两个月,而且有两个明显趋势:一是企业越大,产品越复杂的纺织企业纱线库存越大;二是涤棉纱的产量越大,企业被套住的越多,有近50%左右的纺织企业涤棉存货达到30天以上。

  3、11月份企业的资金状况

  资金的严重匮乏是导致棉纺厂采购不积极,轧花厂停收观望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运转资金紧张和比较紧张的占总数的55%以上,只有不足25%的企业表示不紧张。有40%以上的企业反映,销售的资金回笼进度虽有所加快,但承兑汇票的比例上升,打白条或赊帐、三角债问题仍较严重。

  4、11月份企业的用棉比例

  从对34家纺织企业的调查看,用棉比例呈现3-4个百分点的上升,据统计,用棉比例达到67%—68%,个别企业已经从65%上调到72%,而且近期还有增棉纱减化纤的打算,几乎没有棉纺企业有增加采购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的计划。棉升涤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化纤布、面料出口遭遇反倾销,另一个原因是涤纶短纤自9月中旬以来与国内棉价形成明显的倒挂,而纱布的价格和利润又明显低于全棉产品。

  二、12月份计划和前景分析

  1、加大用棉比例

  12月份纺织企业将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调查中55%以上的棉纺织厂有继续加大用棉比例缩小化纤用量的打算,特别是江浙沪地区一些几千锭、1万锭左右的小厂,经营的灵活性比较高,涤棉纱、涤粘纱的产量也将进一步调低,预计,2005年一季度的棉纱产量同比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带动棉花行情的走稳乃至低幅反弹。

  2、配额取消前景难料

  在调查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对后配额时代的纺织品出口形势表达了深深的担忧,不仅“特保”“反倾销”事件会频繁发生,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将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在原料基本没有多大压缩空间的前提下,大棉纺织企业鲸吞小棉纺厂。调查中约有65%左右的纺织企业保守地认为2005年出口形势与今年持平或略有转暖;15%的企业认为“机遇大于挑战”,出口的“井喷”难度较大,但有可能平稳上扬;20%的企业对明年不看好,特别是上半年的形势,认为出口量将随着价格下跌而有所回落。


1  
阅读数量(52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