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闻
百度 谷歌 雅虎 必应 搜狗 搜搜
公司 产品 导购 样本 名片 视频 图片 新闻 技术 黄页
0.引言在世界纺织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正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加快现有纺织企业技术创新与改造步伐,努力提升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纺织业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对于国有性质的老纺织企业而言,加快技术改造更是当务之急。这些企业一般建厂时间早、有一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档次较低,虽然进行过一定的改造,但有的投入不小,可成效不大;有的不顾企业实际,盲目跟风;有的仍在进行低水平重复改造,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的则陷在“不技改等死,技改找死”的怪圈里。如何避免技改过程中上述问题的出现,本文结合常山股份棉一分公司的技改实践,略谈几点认识。常山股份棉一分公司的前身,是1954年建成投产的石家庄第一棉纺织厂,在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前,该厂虽然进行过不间断的改造,但大多属于填平补齐,建厂初期的设备仍占80%左右,设备适应性较差,产品档次不高,仅能生产200根以下密度的平、斜、卡坯布,企业经济效益每况愈下,1998年潜亏2000多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甘落伍,抓住机遇,果断决策,通过系统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使企业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1.用系统论观点指导企业技改工作的实施技术改造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老企业赶上或接近我国和世界纺织科技发展的水平,必须脱开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传统改造,进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和指导企业的技术改造。1.1技改思路的系统性就系统的特点而言,人造系统都有其整体的目的性,就是通过实施技术改造,赶上纺织科技发展的水平。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达到跨跃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实施连续的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早在1998年四季度厂部就成立了技改领导小组,下属一个技术小组,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客观总结以往技改经验教训基础上,认识到局部性设备最优化的简单组合,并不能构成整个生产系统的最佳化。必须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大目标下,以新的思路,对各种要素资源重新进行有序的动态组合。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系统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确定了用五至六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步进行技术改造的总体方案。根据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明确了各自的技改工作指导方针。第一步为生存性改造。主要是利用自有资金实施低成本改造,其特点是传统型技术改造,目的是挣钱养人吃饭,从成品车间入手,解决生产经营环节上存在的突出矛盾。购置适用的二手织机,收购破产企业的优良资产,淘汰窄幅织机和“1”字头细纱机,为以后发展创造条件。故此阶段的指导方针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运作,量力而行;长为发展,短求实效;抓住关键,系统改造”。第二步为发展性改造。主要是利用上市资金和国债资金,围绕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以国内适用技术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重点解决发展问题,通过重新配置企业资源,使生产能力达到一定规模。故确定了“立足眼前,兼顾长远;分步实施,加快发展;技术适用,瞄准前沿;增强实力,效益优先”的指导方针。第三步为竞争性改造。主要是以引进先进技术为主,使技术与产品相结合,产品与市场相结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目的是优化产品结构,打造精品生产线,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该阶段的指导方针是“统筹规划,调整布局;打造精品,突出效益;优化结构,做精做强”。系统的技改总体发展思路及指导方针的确定,为今后的技改工作指明了方向,理出了企业技术改造的头绪,做到了思路清晰,方向明确。1.2优化方案的系统性用系统工程技术优化企业目标和实施过程的基本观点,是将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各要素视为系统,并运用综合的措施,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的实施,谋求最满意的整体优化效果。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技改方案规划中,我们本着“近期定目标,远期定方向”的原则,首先根据内外部的有关信息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进行有效的系统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选择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再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然后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技术改造系统运行程序如下图)
深入的系统分析,缩短了施工周期,保证了投资效果,确保了项目之间的连续衔接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从而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分步系统改造能逐步弥补设备生产能力与市场动态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使其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系统改造与以往传统改造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目的不同。传统改造是以开好设备为目的,而系统改造是以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为目的,即以投入产出的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便是“改造找死,不改造等死”的症结所在。1.3项目之间的系统性系统的各要素(子系统)在形成统一功能时是有序的,要素间互为联系,发生的交织关系和各要素的有序运动,使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使各要素之间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良好实现。在进行大规模系统改造的五年间,先后共实施了16个项目,这16个项目就是整体技改的16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构成了技改的整体系统。例如:在生存性改造的1999年,窄幅坯布滞销,大部分窄幅织机停产,九十年代初引进的280喷气织机由于在楼上开台不正常,影响了效益。根据规划,确定以成品车间为改造重点,连续实施了5456、5475、喷气下楼和230工程四个项目,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施工方案。首先实施5456工程,决定淘汰432台54〞织机,购买56〞织机300台,此时了解到外地一个厂淘汰56〞织机的信息,技改领导小组经分析果断决策改买二手车,仅二个月就安装开车投产。接着实施5475工程,又淘汰了240台54〞织机,腾出地方搬迁75〞织机126台。然后利用购买二手织机节约的120多万元资金,实施喷气下楼工程,解决在三楼上引起共振造成的设备和产品质量问题。喷气织机下楼后当月开台效率达到80%以上。最后实施230工程,三楼经珩梁加固、地面浇铸,搬迁安装扩大了90〞织物的生产能力。至此在生存性改造阶段成品车间的四个项目连续实施,解决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功的技术改造,使企业在2000年打了翻身仗,不仅补上了潜亏,还盈利1900多万元,为步入发展性改造奠定了基础。1.4项目实施的系统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它们当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它要素也要随之相应地改变和调整。作为一个已有五十年历史的老企业,电缆、管、线大多已老化锈蚀,原有老厂房柱网尺寸设计窄小。因此配合主机增容的水、电、暖、通的各子系统都要进行配套改造。在施工中我们把握住在不影响当期效益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周密计划,合理施工,每一个具体方案的实施都是在2至3个备选方案的基础上优化筛选而出的。因此“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成为我们优选方案的基本原则。实施大规模改造以来,共新建变电所2座,改造3座,电缆沟改扩建1000余米,新建空调室8座,改建5座,空压站、制冷站改扩建500余平米,供、回水系统改造1200余米。从而使通用工程的配套改造满足了生产系统的发展要求。2.技改实施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2.1经济性原则技改过程中必须坚持走少投入多产出的路子,尤其是效益欠佳的老企业更应注重技改的经济性,使低成本改造的思路贯穿始终。以适用技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搞改造,可以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例如:在生存性改造时期,购买二手56〞替代54〞织机,从技术上并不先进,但是配上机外送经、电子护经及双梁配置却很适用,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织机对产品的适应性,资金也比购新设备节约了近三分之二。同样,购二手引进的清钢联设备,虽然该设备属国际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技术,但设备性能在国内仍属先进水平。购买后,对流程排列、电气控制等进行了系统改造,开车运行两年多又将老式B4/1开棉机更新为B11,再配上TVS异纤捡除机,最终使该设备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了经济适用的目的。2.2先进性原则实施技术改造的目的在于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增强竞争力。因此,要密切关注世界纺织技术发展动向,在技改过程中坚持用成熟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技术。关键工序、关键技术上更要起点高,尽量做到三至五年不落后,八至十年不淘汰,使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近几年企业技改投资2.5亿元,其中用于引进清梳联、精梳机、自动络筒及先进无梭织机的投资就达1.56亿元,占总投资的62 %。在设备选型上注意分析研究现代纺织技术发展趋向,瞄准技术前沿,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OMNI PLUS喷气织机、E62精梳机、NO.21C自动络筒机、HS30型浆纱机等设备以及AFIS纤维测试仪、USTER纱线条干测试仪等先进的检测仪器。
2.3科学性原则技改实施过程中必须尊重科学,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思路科学,即遇到到问题怎么想。第二,要遵循科学技术的固有规律,不能心中无数胆子大,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食恶果。第三,要重视科技信息的收集、分析,为我所用。这样可以扩大视野,开阔思路,少走或不走弯路。例如,针对前部设备不足,供应紧张问题,提出向先进技术要效益,决定对细纱机进行牵伸改造。通过搜集、分析不同的牵伸形式,确定采用R2P与V型牵伸相结合的型式进行改造,经试验可行,分批推广改造了纱锭的60%,使细纱牵伸倍数提高了30%—50%。从而在生产能力增加了2万多锭后,前纺基本未扩大能力,既解决了供应不足,又提高了成纱质量。3.系统改造促进企业发展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硬件技术的开发应用,还要重视与软件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硬件技术发挥出优势。经过五年来的系统改造,企业装备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代表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水平的主要设备占有率都有较明显的提高。清梳联由20%提高到了40%,精梳纱能力由2万锭增加到了6万锭,自动络筒无接头纱由1万锭提高到了6.5万锭,无梭织机比重由4%上升到了21%。产品档次随着系统改造项目的实施,也得到相应提高。纺纱平均支数由过去的20—22支,提高现在的33支以上,织物组织由原来的平、斜、卡,做到了缎纹、缎条、小提花等,织物经纬密度由过去的不足200根提高到了400根以上。产品开发能力也得到增强,利用新设备、新技术,使用新型纤维,先后研制开发生产出了彩棉、防紫外线、莫代尔、COOLMAX、竹浆纤维等一系列新型纤维产品,以及米通格、双重布、蜂巢等不同组织形式的产品,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明显提高。随着先进设备的使用,技术水平的提高,用工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设备维修推行“包机制”,运转生产实行“三班制”技改后此技改前企业规模扩大化1/4,总人数减少20%,万锭用人降低39.8%,布机百台用人降低23.9%。去年在棉花价格居高不下,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下,近年引进的无梭织机的产量占到了总产量的40%,销售收入占到了50%,销售利润达到了70%以上,产品毛利率水平始终保持在20%以上。系统改造使企业获得了生机,增添了发展后劲。4.下一轮技术改造要点系统的技术改造使企业逐渐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轨道,但前期改造还属于被动改造,下一轮要变被动为主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针对加入WTO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竞争形势,本着做优、做强、做精的原则,注重以下几点:4.1技改与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相结合 将传统管理与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相结合,加强检测手段的提高,在进行质量认证的基础上,深化细化质量管理,并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同时注重采用先进技术发展高档产品,巩固精品一条龙生产线,将其扩大为精品战略,使高附加值产品占到60%以上。今年利用自有资金又搞了一个3000万元的项目,重点扩大精品能力。4.2技改与提高创新能力相结合 技术改造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前期技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改造。不简单盲目跟风,根据自己企业实际,选用先进技术,尽量以通用化、复合化的装备适应多变的市场。从多元化纤维应用入手开发特色产品,通过自身的技术知识积累,提高创新手段,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3技改与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相结合。从产品询价、接单到上机生产、检验、成包、入库、配货等一系列生产经营系统,要全面适应快速反应的机制,其中既有观念问题,又有机制问题,也有装备问题,这是在竞争性改造阶段须重点解决的问题。4.4企业的机制转换要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单靠一两次技术改造不可能解决企业存在的所有问题。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先进设备的使用,必然带来产品品种、生产组织、劳动定额、维修制度等一系列的变化。原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已不适应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必须与技术改造配套改革,才能使技改达到预期效果,才能增添企业的活力。总之,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步伐是纺织老企业求得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纺织业整体迈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如何搞好技术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因企制宜,统筹规划,并与企业的改革、转制、调整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顾客,持续改进,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是
网址:http://www.wxrb2.com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未来 无限可能
网址:http://www.run-yuan.com/
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云展云舒,龙行天下 并人间品质,梳天下纤维
网址:http://www.yunlongfj.cn/
黄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印染机械 首选黄石经纬 印花机 丝光机 蒸化机
网址:http://www.hsjwfj.com/
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稳定性,宜昌经纬纺机QC小组喜获优秀奖! 青岛宏大与许昌裕丰成功签订8.4万锭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携手挺进新疆 我国面料对东盟北美出口均有所增长 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方向 立达最新纺纱箱S35有效节约原料
重庆金猫携多种新产品参加本届ITMA亚洲展 业务量同比增长超70%,经纬榆次逆势而上靠什么? 壕砸1.3亿收购美国一家大公司,已购的徳司达年狂赚1亿美元,浙江龙盛真牛! 管理创新是纺织行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中棉行协赴武汉调研,当地纺企大佬齐“上诉”!棉花“抛储”是焦点!
震惊!曾投资百亿上演“空城计”、今半年产值4个亿!咸阳纺织业强势回归,“梦桃精神”永存! 沭阳县纺织产业“织”出“强县富民”产业链 咸阳纺织业回来了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年中报告:保持增长效益持续改善 纺机人,生意再难做,深耕自己的行业也比转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