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江苏纺织品出口企业寻求新路积极转型

深圳市东日气动工具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现在,纺织行业已经受主动配额政策、出口退税率降低的冲击,如果人民币升值,纺织行业出口产品的营业利润还均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些江苏企业已开始寻求新的出口模式。
  据有关方面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行业营业利润将约下降12%,毛纺织行业下降8%,服装行业下降约13%,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到的损失更大。
  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启彬告诉记者,江苏舜天目前正在积极应对出口征税风险和汇率调整风险。应对措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有实力、有信誉、能够长期合作的客户,通过协商,共同化解税率增加的风险。董启彬表示,公司通过客户群的比较、筛选,从中选择具备良好商业信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外大型进口商、百货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彼此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长远合作,这就使得公司始终占据市场的强势地位,从而牢固树立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竞争优势。二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做低档做高档,适当增加进口比例,多做进料加工业务,多做新的项目。江苏舜天早已开始不断调整产品,努力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模式,在公司大规模、现代化的实业基地的支持下,把外销产品全面导向大规模、专业化、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中高档种类。
  江苏纺织的范云涛认为,纺织行业是我国在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汇率调整的冲击与出口品种结构紧密相关。大宗、低档、初级产品的出口将首当其冲,如棉纱、坯布类产品,目前在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力已有所下降,价格水平相差无几,汇率即使有微小的上浮,就有可能全军覆没。币值的调整就是调整竞争力,初级产品的出口形势严峻。
  虽然国内纺织产业链健全、发达,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坯布到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加工,对中国纺织业来说这是一个积极因素。但产业链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目前尚不确定,而且影响市场的因素众多,也不是纯经济模型能够解释、预测清楚的。
  范云涛说,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深加工服装类的出口受到的影响会比较低。不过,国内纺织企业自有品种出现的比例较低,走这条路仍是任重道远。江苏纺织已在致力于增强营销力、差别化竞争战略,但目前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仍不到40%,作为出口企业,向成品、深加工方向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有关专家表示,人民币升值后,由于议价能力所限,虽然部分升幅可以转嫁给进口商或供应商,但大部分仍需出口企业承担,致使利润率下降。其中,终端的服装业受冲击最大,其次是织造和印染,化纤也有波及,纺机、绣花等行业也开始受到连累。因此,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纺织企业痛下决心,加速调整,加速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1  
阅读数量(51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