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企业期盼出口退税更加灵活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代理出口  “我们公司已经获得了自营出口权,但目前仍旧以代理形式开展出口业务。”山东一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公司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就获得了自营出口权。但按照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规定,新获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的退税要到一年之后才能到位。退税滞后将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财务压力。”这位负责人介绍,他的企业目前在国际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拖拉机出口发展很好。仅今年第一季度,山东这家企业的农用拖拉机出口就达到1012辆,交货值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为了退税及时到位,企业目前只能采取代理出口的方式。
  这位负责人表示,说是“代理”,只是依托一家代理公司走代理出口的退税程序,而实际运作还是完全由企业自己操作。就曾有些客户质疑山东福田,为什么是跟山东福田直接建立的联系,但却要把货款汇到其他公司的账户上。“目前企业出口的尴尬形式,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容易让客商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给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他建议,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原则要求下,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较为灵活的政策,如针对新获得自营出口权、且出口业务发展较快的企业适度缩短退税周期,确保企业财务的健康运营。
  转向加工贸易  “企业出口主打的是自有品牌,但是在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下,企业做加工贸易更为有利,新乐目前也在考虑发展加工贸易。” 宁波一家电器有限公司的粟先生向记者表示。
  加工贸易由于“两头”在外,而且原材料部分是免税进口,按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免税进口料件部分不需要退税,企业因此规避了因出口退税率下调而增加的成本负担,既保证了出口,又可大大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是实现政、企双赢的有效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许多企业都在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以应对退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出口的增长同时又减轻财政负担,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加工贸易。
  “比起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出口退税少了很多。” 宁波交易团团长、宁波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丁海宁的一番话,也道出了目前地方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考虑,而地方的支持也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加工贸易对企业有利,出于利益的实际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加工贸易的行列。”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记者在采访中深有感触,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国产料件相对于免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也更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加工贸易出口对进口的依赖和程度提升很快。
  以数量取胜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机电产品中除船舶、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等11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保持17%不变外,其余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均下调4个百分点。
  “家电行业的出口退税虽然只下调了3个百分点,但对企业的影响却不容小视。” 粟先生表示,国内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一直较为激烈,加上目前高走不下的原材料价格已经将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打压到一个很低的水平线上。出口退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等于企业的利润也要相应下调3个百分点。
  “为了生存,1%的利润也会有企业接单。”粟先生介绍,“目前行业中能有企业将利润做到5%~10%就很不容易了,”而做大出口规模是很多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
  作为国内洗衣机的5大品牌之一,上述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去年,新乐的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左右,同比增长60%~70%。
  但粟先生坦言,企业去年的出口增长依然是数量型的,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出口产品的数量增长来实现企业的利润,同时适度重视加工贸易的发展。
  出口转内销  “目前,阳州就有部分企业受到退税影响放弃出口业务转做内销。”广东阳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利庆佳表示,目前,地方财政要负担企业出口退税25%的份额,阳州的压力很大。
  阳州目前的情况是,企业上缴的出口增值税还不够用以支付退税。阳州在广东属于贫困地区,地方财政支付能力有限。一方面政策要求地方财政必须要负担一部分退税,另一方面,财政又确实拿不出足够的钱,最后就造成拖欠企业退税,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出口的局面。利庆佳介绍,目前已经有一部分企业承受不了退税滞后的压力,减少甚至放弃出口业务。
  利庆佳表示,许多像阳州这样的地方财政支付能力有限,而出口企业较为集中的县市,地方政府都希望出口退税制度恢复原有状态,宁可放弃企业的出口增值税,将此部分税收上缴国家财政,并由国家财政统一负担企业出口退税,从而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企业的期盼  面对出口退税的种种新规,企业有的可以出招应对,有的只能报以无奈的叹息。
  由于增值税贯穿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而很少有产品是一个地方完成,这就意味着,出口企业所在地不可能收取出口产品所含的所有增值税,出口产品部分增值税交给了外地政府。由此造成新的扭曲就是,出口企业所在地政府却必须承担出口退税,而收取出口产品上游生产环节增值税的地方政府不必分担出口退税。
  跨地区采购产品出口,是外贸行业颇为常见的经营手法之一。现实的财政压力,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对企业出口中跨区采购部分的退税存有一定抵触情绪。“增值税缴在别的地区,但出口退税却要地方承担。”地方政府纷纷抱怨跨区采购对当地来说不公平,并意向引导或是明文规定限制企业的跨取采购行为。王剑平介绍,现在,不仅是跨省域、跨城市采购会给企业退税带来一定不便,就连同一城市中的跨区采购也会些不便。
  纺织服装业是受退税率降低影响较大的行业。纺织服装业出口中一般贸易所占比重较高,同时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由于产品结构的问题,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因此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利润较低、对价格敏感。针对目前纺织品出口激增的局面,舆论传来取消纺织品出口退税的呼声,多数纺织品企业表示难以接受。因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出口退税已经成为很多纺织品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一旦退税率降低,这些企业难逃破产的命运。
  此外,有一些企业向记者反映目前存在一些制约退税及时到位的机制问题。他们表示,有些地方海关、财税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够顺畅,导致企业退税所需单据凭证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企业退税申报时间。同时,目前要求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期限90天的规定,缺乏弹性,一旦有意外因素延误企业申报,造成企业无法拿到退税,建议适当增加相关规定的灵活性。出口退税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帮助出口企业卸去了“旧账”的重压。广交会上,大部分企业表示,公司终于甩开了背负多年的退税包袱。而新产生的退税也处理得比较顺利,只要及时申报,企业很快就能拿到退税款,使企业有更多的流动资金来拓展业务。
  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了解到,出口退税新政的负面效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对企业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企业在经营中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变,采取各种措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出口方面的做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1  
阅读数量(89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