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常山纺织集团清醒面对入世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面对入世,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公司董事长韩希厚出语惊人称:“维持现状就意味着被淘汰,面对入世我们更有危机感。”
--清醒分析入世的利与弊。
纺织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劳动力成本低,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大。我国加入WTO后,欧美等发达国家会逐渐减少对我国纺织品配额限制,出
口通道将越来越通畅。而且,入世后棉花等原料可能会降价,这有利于国内纺织
企业降低成本。
但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润平分析,国内纺织企业切不可被“利
好”冲昏头脑,入世的挑战也非常严峻:首先,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周边国
家的纺织业已经崛起,他们正在抢占我们的市场份额,造成新的竞争压力;其次
,我国纺织企业大大小小有数万之众,数量之多难以统计,内耗惊人,加上国有
纺织企业包袱沉重,其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第三,国外跨国公司可能会到中国
投资开办或收购纺织企业,国内纺织业将“与狼共舞”,国有企业必定感受人才
外流的痛苦。
韩希厚说,因欧美一些国家经济衰退,今年纺织品出口增幅骤减,加上国内
棉花原料大幅度涨价和纺织品持续降价,纺织企业遭受了“两头挤”的尴尬处
境,刚刚脱困的一些企业又重新亏损,这说明我国纺织业依然脆弱。所以,有准
备的企业才能抓住机遇,不可对入世盲目乐观。
--赶快偿还历史欠账。
自1997年以来,我国将纺织业作为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突破口,在全国
范围内压缩淘汰1000万枚落后纱锭,有效地解决了总量过剩的矛盾,使得纺
织业成功脱困。常山纺织集团从69万枚纱锭压缩到51万枚,减员1.7万
人,集团内11个企业实行了破产重组,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但韩希厚认为,旧的虽然已经被淘汰了,但新的尚未生成,这是因为企业过
去的技术改造投入不多,形成了历史欠账。尤其是随着国内外两个市场消费趋势
的变化,发达国家用高科技武装传统纺织产业,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优势高起点
发展纺织业,国内同行业部分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这已对常山集团构成严峻挑
战,常山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品种档次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今年初,
常山纺织集团在充分调研分析、预测国内外市场需求趋势的基础上,邀请国内外
专家学者多次论证,决定在3年内投资14.18亿元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
升级,截至目前已经投入4亿元更新了部分设备,新上了天然彩色棉布、防燃布
、无梭布、喷气织机提花布等新品种。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迎接挑战。
常山纺织集团认识到,入世就是要和国际市场接轨、和国际惯例接轨,但目
前企业内部一些机制还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迎接挑战。
结合技术改造,常山集团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用工机制,合理科学定岗定员,
大力推进职工双向选择、全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进一步实施减员增效,力争
到2003年末减员20%。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职工的收
入。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国外学习深造,招贤纳
才,并注重对一线工人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确保先进设备正常高
效地运转。此外,常山集团还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
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积极推行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者和科技骨干实行
年薪制、股权制和期权制,在内部分配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据介绍,常山集团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采用网上交易、代理制、
买断经营、配送中心等现代营销方式,以形成协调统一的销售网络,并积极开展
与国外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同时正在探索境外办厂的路子,逐步实现跨
国经营。

1  
阅读数量(3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