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进入2004纺机企业该如何发展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2003年的中国纺机行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无论是国产纺机产品的生产规模还是进口纺机的数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记录,这不仅为我国的纺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纺织品的扩大出口提供了技术保障。进入到2004年,在各种原材料涨价、能源供应趋紧的情况下,纺机企业该如何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国纺机 器材协会根据纺织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0项新型成套设备技术公关和产业化目录,这不仅使纺机企业明确了攻关和发展方向,也使纺织企业对纺机行业产品开发目标有了全面的了解。
  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纺机企业相继开发出了棉纺企业急需的高产短流程清梳联设备、新型自动络筒机、粗纱机和环锭细纱机及日产100吨的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水刺法非织造布联合机等,这些新型设备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也标志着国产部分纺机达到了新水平。与此同时,我国进口设备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其中经编机进口192 8 台,同比增长2.4%,大圆机进口3991台,同比增长9.8%,喷气织机进口15079台,同比增长0.8%,印染机械和后整理机械进口金额高达9.87 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1.10%。这些数字表明了我国纺机企业技术创 新和产品开发的不足,仍需进口来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从近几年市场情况看,无梭织机(尤其是喷气织机)、针织大圆机等量大面广的产品几乎依靠进口,究其原因,固然与我们原创能力不强、产品设计水平不高、消化吸收能力不足有关,但相当一批产品质量上不去则主要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的问题。过去纺机行业曾组织过悬锭粗纱机、织机、圆纬机、锭子、多臂装置等可靠性工作,有关研究所、公司和企业也开展过此类工作,但仍不见很大的起色,这也是我国进口高科技含量的纺机产品一个主要原因。为此,中国纺机器材协会及时提出了10项新型成套设备技术攻关项目,其目的就是针对企业所存在的产品技术开发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结构不合理等等问题,明确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企业在2004年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适应市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拿出解决纺织行业所急需的设备,提高纺织业的创新能力。(章文)

1  
阅读数量(30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