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200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与全年展望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非典”疫情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二季度经济增长仅6.7%,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暂的、局部性的和有限的,并未伤及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更未改变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 

  综合考虑,预计全年经济有可能呈U字型走势,即一季度高开,二季度低走,三季度趋稳,四季度略有回升。经济增长7%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有可能达到8%左右。 

  今年上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既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又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下半年,随着“非典”疫情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和各项救助措施的落实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望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经过努力,年初确定的全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非典”疫情确实给二季度国民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大部分经济指标创1995年以来的同期最快增长水平,整体经济增势强劲,速度、结构和效益基本协调统一。但进入4月份以后,受“非典”疫情影响,部分行业遭受重大损失,经济增长明显回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由一季度的9.9%回落到6.7%,回落3.2个百分点,增速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其中,第三产业损失最为严重,仅增长0.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客运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旅游业等受损尤为严重。市场销售明显降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二季度增长6.7%,大大低于一季度9.2%的增速。 

  5月下旬特别是进入6月份后,随着“非典”疫情得到迅速有效控制,各项针对受损行业的救助措施开始发挥作用,整体经济呈现出明显回升的态势。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上半年整体经济情况看,尽管“非典”疫情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二季度经济增长仅6.7%,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暂的、局部性的和有限的,并未伤及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更未改变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上半年总体形势还是好的。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00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虽比一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但还是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仍是近几年同期增长较快的时期之一。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7%,第二产业增长11.6%,第三产业增长4.2%。 

  经济增长呈现非均衡性。与去年相比,一方面,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过分倚重于某个产业或者某种需求,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 

  第一,投资成为主要拉动力。今年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6%,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消费受“非典”影响,贡献率显著下降13.8个百分点;净出口的影响则是负向的,这与去年“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的格局明显不同。 

  第二,工业的推动力在增大。上半年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工业发挥了主导支撑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2%,同比上升10.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农业增长一般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在2.5%到3%之间,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小;第三产业在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全线受挫,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拉动非常有限,其贡献率同比回落了11.5个百分点,某些方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 

  第三,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增大。去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攀升,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6%、8.0%、8.1%、8.1%,经济增长相对稳定。今年受“非典”影响,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明显增大,一季度高开,增长9.9%,二季度明显回落,增长仅6.7%,波动之大在最近几年中少见。 

  第四,国际性因素的影响在增大。在消费面临“非典”冲击的关键时刻,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今年我国对外贸易之所以超出人们的预期,继续保持了蓬勃的发展,除了政策性因素外,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贬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占全国增量的60.2%,成为支撑我国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10955亿元,同比增长27.4%,比去年同期加快18.2个百分点。同期财政支出9666亿元,增长16.5%。收支相抵,收大于支12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7亿元。 

  企业利润明显增加。1—5月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918亿元,同比增长62.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绝大多数行业利润增加,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工业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工业产销率达到97.15%,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 

  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3465亿美元,比年初增加601亿美元。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市场价格基本未受“非典”影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一、二季度分别上涨0.5%和0.7%。从构成看,食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均上涨约2%,其余商品价格大多表现为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先扬后抑。 

  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仍保持了8.2%的增长速度,确实是来之不易的: 

  第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两手抓”的正确方针,果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较短时期内既有效地控制住了“非典”疫情,又把“非典”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低的程度,这是上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第二,得益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惯性。在国家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方针的影响下,汽车、通信和住房等新的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投资增长的市场因素也在进一步增加,二季度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30.3%,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加强。去年我国经济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增速逐季提高”良好局面,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高开,这种内在惯性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典”疫情的负面影响。 

  第三,财政、金融等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加大。上半年,财政支出增长16.5%,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8.5%,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长35.8%,为防治非典、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出口退税力度加大,1—5月份,出口退税增长19.2%,其中5月份增长7.2倍。同时,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货币供应量增长明显加快。 

  第四,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吸引了海外投资。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10亿美元,同比增长40.3%,比去年同期加快8.8个百分点;实际使用金额303亿美元,增长34.3%,加快15.6个百分点。 

  第五,“非典”疫情在给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新的增长因素,尤其是医药、汽车、卫生健康用品等一些行业乘势而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的受损影响。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在充分肯定上半年经济运行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一紧、二快、三难”:“一紧”,是电力供应紧张。今年以来,主要由于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生产增长加快,电力供应比去年更趋紧张,成为新的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上半年,我国发电量增长15.4%,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地区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拉闸限电省份由去年的11个扩大到今年的16个。加之今年水库来水情况不好,造成一些地区水电发电能力下降,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 

  “二快”,是贷款增加快和工业园区增长快。贷款增加快。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17810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新增贷款18475亿元的水平。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速度自去年6月以来逐月升高,今年6月末同比增长23.1%,为1998年以来同比最高增速;扣除季节因素后的环比增长速度也呈波动上升的态势,表明贷款增长势头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贷款增速加快,与去年以来经济景气回升有关,但增长速度过快,容易造成新的不良贷款,加大银行信用风险。 

  工业园区增长快。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推动一些地方经济加快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有的地区制定行政目标,层层进行考核,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园区数量过多、规模偏小。有的地区几乎每个县、每个乡都建有工业园区,一些园区规模很小。二是部分园区之间压价引资、过度竞争。三是以工业园区为名进行的“圈地运动”占用耕地问题突出,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也透支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三难”,是农民增收难、扩大就业难和调整结构难。 

  农民增收难。近几年困扰我国经济的农民增收问题,今年又由于“非典”疫情雪上加霜。因大量农民工返乡、农产品销售不畅和从事二、三产业农民歇业等因素,二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受“非典”影响减少了35元,同比下降2.8%,将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下拉1个百分点左右。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全年实现农民收入增长4%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有较大难度。 

  扩大就业难。今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资源约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数较多,第一批扩招大学生面临就业,就业矛盾本就比较突出,受“非典”影响,一些企业尤其是部分服务行业的用工需求减少,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压力。截至6月末,国有企业下岗人员3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近800万,登记失业率4.1%。截至6月20日,212万大学毕业生中,签约率只有50%(其中专科生只有30%),明显低于去年7月中旬65%的签约率。 

  结构调整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阶层之间等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很好解决。近期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现象重新抬头,一些生产能力明显过剩的行业仍在大上项目。从1—5月500万元以上项目统计情况看,全国目前在建的水泥项目538个,其中268个为今年新开工项目;在建纺织项目1217个,699个为今年新开工项目;在建钢铁项目1502个,781个为今年新开工项目;在建化肥制品项目396个,218个为今年新开工项目。从行业投资情况看,上半年,冶金、纺织分别增长1.3倍和1.1倍,机械、有色金属、化工、轻工等的增长也超过了50%。其中有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合理的因素,但增长这么迅猛,势必加剧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 

  下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展望全年,尽管“非典”疫情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下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还是不少,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主要理由是: 

  “非典”是冲击而非危机,决定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因素没有改变。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相对充寓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品供给改善,这些基本因素都没有因“非典”而发生改变。 

  目前经济运行仍处于上升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增强。国家持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带来经济内在活力的增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上升阶段。尽管“非典”疫情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这种上升趋势不会因此而发生逆转。 

  宏观调控实践积累了应对各种局面的丰富经验。我国政府在长期的实践中,尤其是在今年应对伊拉克战争影响和抗击“非典”疫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成熟的宏观调控经验,这将为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从国际范围看,对伊战争结束后,美欧日等世界主要资本市场在稳定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全球的低利率趋势不会改变,并将进一步下调,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会有所好转,尽管可能比较缓慢,但仍然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回旋余地。(国家统计局局长 邱晓华  ) 

1  
阅读数量(80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