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价值导向取代成本导向“后配额时代”长三角纺织业确立新行规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1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近日在南京发表《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后配额时代共同宣言》,承诺企业将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出口结构,自觉保证有序出口,同时呼吁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走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发展之路,倡导区域合作和共赢。

  长三角纺织业是中国纺织业的典型代表。2004年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出口额约占全国的1/2,全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前十名中,江苏就占有4席。“商务部重点支持和发展品牌”55个纺织服装类品牌中,有35个来自长三角。

  不过,资源限制以及棉价、汇率变化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使长三角纺织服装业正面临严峻挑战,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渐丧失,统计显示,中国纺织业人力成本每小时0.69美元,而越南、巴基斯坦等新兴纺织出口国均不到0.4美元/小时。在此背景下,价值导向将取代成本导向成为长三角纺织业发展的规则。

  根据关贸总协定(即世贸组织前身)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纺织品配额取消的进程,在1995年1月1日至2005年1月1日的10年过渡期内,分4次逐步完成。从中国自2002年底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起,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配额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步取消配额。

  “长三角纺织业的发展必须摒弃原有的低成本、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走高端纺织发展之路。”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安京说。

  沈安京认为,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城市,正处于从“多元化整合期”向“量—质转变期”转型的过程中。“多元化整合期”纺织服装产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中低档的纺织品服装,“量-质转变期”纺织服装产业竞争优势则主要体现在高品质的流行产品和高科技含量的纺织服装产品。

  目前,长三角纺织业已初步形成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互补共荣的产业群链--上海都市时尚集群,以科研设计和贸易集散地功能为主,发展时尚和现代纺织服务业;江苏的纺织面料产业集群,集中了阳光、三毛等面料和服装加工企业;浙江的服装产业集群,拥有杉杉、雅戈尔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研发和品牌成为长三角纺织业关注的核心。著名品牌雅戈尔每年拿出销售额的3%作为研发费用。杉杉集团与意大利法拉奥公司、日本伊藤忠商社签订协议,三方共同组成从设计到产品、从品牌代理到市场销售的一体化系统,杉杉服装借此进入国际著名品牌的营销网络。

  “走出去”成为长三角纺织业的必然选择。中国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宇说:“法国女装协会主席曾表示,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有设计优势,但只有形象没有营业额,因为企业规模小。中国的企业正相反,规模大,但有营业额没有形象。双方绝对应该互补。”

  上海盛顺等企业通过在海外购买品牌使用权,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赢得可观的终端市场,并为培育自己的品牌创造机会。公司董事长朱政平说:“中国企业应该尝试资本、人才的走出去,设法占有渠道,把自己从单一的出口商变成进口商、批发商进而成为零售商,直接与终端客人对话和交流,从商店、超市、连锁店、百货公司那里获取利润相对比较优厚的订单。”

  王宇表示,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以民营企业为主,集中了大量人才,最具备“走出去”的基础。(完)


1  
阅读数量(4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