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闻
百度 谷歌 雅虎 必应 搜狗 搜搜
公司 产品 导购 样本 名片 视频 图片 新闻 技术 黄页
首先,向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主办2004年首届中国(杭州)•纺织新概念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纤维、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是针对当前棉纺织工业受棉价过高,加大对化纤原料需求形势下召开的。这次大会对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保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新世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会议要求,我通报一下工业经济运行的有关情况,并就如何保持纺织经济平稳运行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 (一)200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多年期盼的良好局面 一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21.1%;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46%。二是在总量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7%;三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的同时,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成长。企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投资增长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四是在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的同时,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0%;国家外汇储备达4010亿美元。五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8%和4%。 (二)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出现积极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3年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3.2%,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9%。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增长阶段。2003年工业经济运行的各项主要指标都达到了近几年最好水平。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5.36万亿元,增长12.6%,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国家统计局监测的39个行业中,只有2个行业利润下降(燃气和水供应),我局监测的12个行业,利润增幅均为20%以上。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入世效应继续扩散的背景下,我国工业行业发展格局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大多数行业的经营业绩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汽车、钢铁、石化为代表的高增长产业群相继出现,以纺织、电子设备制造为主体的外向型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以通信、网络为核心的IT产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后也开始出现复苏迹象。这些积极变化,为不同行业的持续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进入2004年,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今年1-3月,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318亿元,同比增长17.7%,产品销售率为96.89%。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5%和34.9%,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11.4个百分点。能源生产快速增长。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5%,原油产量增长2.4%;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钢材产量增长29.5%,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21.3%。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6990亿元,同比增长30.5%。从一季度工交运行情况看,电子通信和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增长仍然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两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3.1%和12.3%,拉动工业增长2.2%和2.1个百分点。 (三)在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出现了多年期盼的“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些矛盾有加剧的趋势:一是部分行业、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特别是钢铁、水泥和电解铝投资情况过快的势头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由此带来:(1)固定资产规模过大。2003年,钢铁增长96%,铝增长93%,水泥增长1.26倍;今年1-2月,钢铁增长1. 7倍,有色增长34%,建材1.46倍。纺织业去年增长67%,今年增长1. 5倍;服装增长1.2倍,化纤增长22%,今年增长1.12倍。(2)货币信贷增长过快。(3)煤电油运全面紧张。2003年产量虽均居近年来最高水平,仍赶不上需求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更为突出,而且具有“时间紧迫、范围加大、程度加深”的趋势。(4)生产资料大幅上涨。2003年200多种生产资料有80%均呈上升。其中钢材、有色、化工涨幅最大。1-2月,钢材价格指数116.6,比去年上涨9个百分点。二是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由于耕地逐年减少,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三是由于前两个问题,势必引起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出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三个问题上。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搞不好就会出现大起大落。因此中央把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并推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措施和办法。首先是组织煤电油运的综合协调:(1)努力缓解瓶颈制约,本着“统筹兼顾、周密安排、突出重点、确保急需、加强沟通、搞好协作”的原则进行协调;(2)挖掘潜力增加供给;(3)制定煤电油运的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和持续紧张拿出应对措施。第二,关于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加大督查力度。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第三,“坚持增产与节能并重,推动节能降耗”,抑制生产资料需求的过快上涨。 二、纺织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运行态势良好 全国形势一样,纺织工业经济运行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增势强劲。近年来纺织行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有几组数据:(1)纺织纤维加工总量:2003年净增258万吨,接近1980-1990年10年的增量。(2)纱产量:2000年-2003年净增334万吨,相当于1980年-1999年20年净增357万吨的94%。(3)纺织出口:2000年-2003年三年净增300亿美元(520—804亿美元),接近1990年-2000年10年的增量(138—520亿美元)。(4)2003年纺织工业产值、收入、出口、利润继入世第一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3月,纺织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纱产量227.8万吨,增长12%:布产量62.1亿米,增长18.7%:服装23.7亿件,增长9.9%;化纤产量331万吨,增长28.6%。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188.1亿美元,增长24.7%。1-2月,实现利润49.6亿元,增长16.35%,其中棉纺织7.6亿元,增长20.4%。(二)运行平稳。2003年,尽管先后遇到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棉价上涨、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影响,但纺织经济运行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产值累计增幅始终保持在20%-24%之间;销售收入在22%-27%之间;利润3月份以后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幅度。今年1月棉纱产量曾下降1.6%,出现了自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布产量也略有下降,但2月份很快又恢复到79.7万吨的水平;纺织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充分说明纺织工业已具备了整体抗风险能力。 (三)运行质量提高。2003年纺织工业总产值11884亿元、销售收入12342亿元、出口创汇804亿美元、利润总额4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6%、24.6%、27.7%、30.3%。实现了收入增长大于产值增长,利润增长大于出口增长,出口增长大于收入增长的良好态势。 (四)在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得到优化。资本结构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比重已超过80%,国有棉纺织企业的比重则由压锭前的71.4%下降到2003年的14.5%。装备水平明显改善。世界先进的纺织设备和技术大量引进,使纺织行业整体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90年代棉纺设备已占50%以上,无结头纱比例达50%。国内市场稳步增长。2003年,全国衣着类消费品零售额5237亿元,同比增长10%,大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的增幅。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三大纺织品中,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已接近半壁江山。纺织品服装出口以量取胜的状况有所改变。2003年纱线出口单价同比提高5.14%,织物6.41%。今年1-2月,纱线出口单价又同比提高10.65%;织物7.41%;梭织服装10.23%。产业集中度提高。全国5万吨以上的化纤企业已达63家,总产量854万吨,占全国的60%以上,平均规模13.5万吨,仅次于美国(25万吨)、台湾(14万吨)。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改变低水平延伸,开始了对区域品牌、综合功能和经济增长点的全新探讨。产业布局更合理。以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产业集群相互配套、相得益彰的产业格局,尽显中国纺织产业优势。 (五)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03年我国进口棉花 87万吨;羊毛19万吨;化纤原料904万吨;化学纤维11万吨;纱线织物142亿美元;服装14亿美元;纺织机械43.7亿美元,合计用汇263亿美元。我国纺织工业已全面融入全球产业供应链。 (六)投资对经济拉动明显。2003年纺织固定资产投资599亿元,同比增长66.7%;出口增幅26.6%,国内消费增长10%。三大因素中,投资增长最高,成为拉动纺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入世两年多来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经过大规模的战略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洗礼,我国纺织工业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完成了规模扩张,步入了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轨道,加快产业升级已刻不容缓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题。三、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下大力量确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2003年已经成为历史。过去的一年,纺织行业可谓成绩斐然,如何保持纺织工业良好的态势,促进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成为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 下面我就2004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谈谈几点看法: (一)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2004年纺织工业面临的形势 2004年,从国际国内两方面的经济环境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会好于2003年。2004年世界经济的增幅可望提高到3.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国际贸易强劲回升,预计增长7.5%,比上年增长2.8个百分点。二是国内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消费结构的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消费的增长,特别是“三农”受到高度关注,都将继续拉动纺织工业的发展。三是入世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释放。随着全球纺织产业调整和转移,我国纺织工业作为一个投入少、见效快、高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仍将成为社会各界投资的热点行业。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2004年纺织工业面临着比2003年严峻得多的形势。一是原料、资金、电力和运力等几大资源约束的矛盾。如2004年国内棉花缺口达200多万吨,棉价高位运行已成定局,目前国内外棉花差价高达2700元/吨,我国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重威胁。化纤行业发展受资源约束的矛盾更为突出,化纤原料及产品的价格的大起大落将给化纤行业乃至全行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还有煤、电、运力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也将对纺织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今年以来,全国有多个省市拉闸限电,据无锡市介绍,一季度也出现了一周拉闸四次的情况,不少企业被迫改四班三运转为三班制。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用电矛盾将更为突出。二是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如降低出口退税率将造成出口成本增加,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困难,一般贸易出口可能回落;三是行业自身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能力差"以及部分地区和企业盲目投资低水平建设等问题也将严重威胁我国在全球一体化竞争中的地位。2003年纺织行业投资增幅在全国各行业中居前列,一度成为上下关注的热点。今年以来,纺织投资增长势头不减。一季度,纺织工业完成投资169亿元,增长了98.2%,其中纺织业103.2亿元,增长1倍;服装36.5亿元,增长1.03倍,化纤29.3亿元,增长84.5%。同时,纺织工业的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也呈增长态势。投资的快速增长,对于推动纺织工业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地区、企业片面追求规模,盲目铺摊子、不断扩大常规生产能力,也将进一步加剧目前资源供求紧张局面,中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将更为困难。四是“后配额”时代,全球纺织业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纺织工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更面临严峻的挑战。(1)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实力、完善的市场网络、品牌以及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继续主导着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服装市场,通过各种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以及反倾销、区域性经济障碍等措施限制我国纺织出口。(2)周边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也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跟从美国宣扬中国纺织威胁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或限制进口,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又必须面对的事实。五是国内市场的竞争必然更加激烈。(1)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即将到来,国内企业拼成本、拼价格等短兵相接式的竞争将难以避免;(2)受贸易壁垒、出口交货期限以及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产品出口受阻势必转入国内,加剧国内市场竞争;(3)“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尽管国际纺织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已有时日,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今后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也将愈演愈烈!基于以上因素分析,对2004年纺织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是,纺织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产值可望增长15%,出口增长10%,纱产量增长8%,化纤产量增长12%以上。 (二)2004年行业发展将呈现以调整、提升为主要特征的总体格局 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升级。对任何产业而言,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纺织工业这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来说,调整更为近年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2004年纺织调整将呈现几大趋势: 其一,从全球看,随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向后工业时代和信息化的转变,全球工业化的重心由西半球向东半球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的总体趋势不可逆转。发展中国家持续向工业化迈进并在世界制造业中将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其二,尽管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高速增长反应强烈,并采取多种措施,防范中国扩大市场份额,但中国依靠自身优势,在纺织制造业全球重新分工中成为世界纺织工业制造中心的趋势不可逆转。跨国公司的购并将日趋活跃。 其三,“走出去”战略将成为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更多的国内企业将走出国门。中国纺织企业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其四,在纺织工业存量资产调整和增量资产扩张的运动中,购并重组将更加活跃。国有资本将进一步向沿海民营、外资转移,大企业和优势企业无疑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升,而一部分缺乏竞争力而又调整缓慢的劣势企业将在2004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源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其五,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纺织工业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迈出较大步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步伐将加快,淘汰落后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困扰行业多年的粗放经营,以量取胜的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变。 其六,2004年,纺织行业的投资仍将保持增长,但投资将更加理性。过去那种在贸易机会刺激下企业跟风投资的盲目投资现象会大大减少,行业发展将更加趋于成熟。 (三)加强宏观引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遵照家宝总理和委领导的要求,“发改委要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转变观念,转变职能,促进善于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纺织经济运行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宏观经济以及行业运行动态的分析监测,加强对行业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全局性问题的研究,要探讨建立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定期发布市场、供求、生产能力、投资方向、价格水平等信息,引导产业健康发展。2、加快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加强对纺织投资的引导。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及其指导目录,以明确鼓励、限制和禁止投资的范围,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还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单位联合发布通知,就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提出明确要求。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执法监管。抓紧研究制订行业标准,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有关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及时发布产品供求、生产能力、投资以及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产业投资方向。当前,对纺织工业发展及投资现状等问题要组织专题调研,全面分析,达成共识,并区别不同情况,研究提出相应措施,引导社会投资回归到理性轨道,促进纺织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3)高度重视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为迎接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到来作好充分准备。抓紧研究“后配额”时代扩大纺织品服装出口以及应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措施。要制定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建设原料基地,拓展贸易的范围。纺织工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三个重点,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迎接后配额时代的到来。2003年纺织工业的全面丰收和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使我们对纺织行业充满信心和激情。面对2004,中国纺织业更富挑战性,只要我们沉着冷静,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前行,我们一定能收获希望,取得胜利!
谢谢大家!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顾客,持续改进,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是
网址:http://www.wxrb2.com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未来 无限可能
网址:http://www.run-yuan.com/
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云展云舒,龙行天下 并人间品质,梳天下纤维
网址:http://www.yunlongfj.cn/
黄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印染机械 首选黄石经纬 印花机 丝光机 蒸化机
网址:http://www.hsjwfj.com/
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稳定性,宜昌经纬纺机QC小组喜获优秀奖! 青岛宏大与许昌裕丰成功签订8.4万锭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携手挺进新疆 我国面料对东盟北美出口均有所增长 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方向 立达最新纺纱箱S35有效节约原料
重庆金猫携多种新产品参加本届ITMA亚洲展 业务量同比增长超70%,经纬榆次逆势而上靠什么? 壕砸1.3亿收购美国一家大公司,已购的徳司达年狂赚1亿美元,浙江龙盛真牛! 管理创新是纺织行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中棉行协赴武汉调研,当地纺企大佬齐“上诉”!棉花“抛储”是焦点!
震惊!曾投资百亿上演“空城计”、今半年产值4个亿!咸阳纺织业强势回归,“梦桃精神”永存! 沭阳县纺织产业“织”出“强县富民”产业链 咸阳纺织业回来了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年中报告:保持增长效益持续改善 纺机人,生意再难做,深耕自己的行业也比转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