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朱兰芬副理事长在2003中国棉花形势论坛的精彩报告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整理

先谈一下纺织的形势:
9、10、11月是棉花价格变动大的3个月,12月份将是纺织形势变化最大的一个月,这个形势总体来说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棉花的供求关系、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讲的是我对近期形势变化的一个看法。
今年的棉花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所以当天气发生异常变化、棉花产量大幅减产的时候,计划经济管理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了,9月份的棉价12000-14000元/吨,平均每天50元的涨幅。9月底的14100元/吨涨到10月份的17556元/吨,平均每天115元的涨幅。这种价格上的变化是很少见的。
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已经初步显露出来,首先纱的产量的增幅明显大幅度下降,物价统计局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个问题,9月份是82.5万吨,10月份是76万吨,11月份是80万吨,按照惯例,10月份的产量应该低于9月份,11月份产量应该高于9月份,但是由于棉价过高,纱的降幅大大超过以往的降低幅度,一般降幅在2.5%,但10月份的降幅比正常情况下,下降了7%--10%。两个月纱的产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受棉花价格的影响。到11月为止还没有数据表明今年的用棉量会低于02年度的纺织用棉量,但是纱的生产能力、产量的增幅已经大幅度的下降。能否降到640万吨以下,还要看以后每月棉花的情况变化。
第二反映出来我们的进口量急剧的增加,我们的配额每年是45万吨,到12月份是65万吨,至少要超过90万吨,主要有两个原因:因为棉花价格比较高,一些企业提前使用04年的配额指标,10月份增加50万吨的配额,这也给大量订购创造了条件,并提高了国际棉花订购的价格,这是一个初步影响。
深度影响暂时还没有反应,因为这要拿数据来说,今年的指标、数据还没有反映出来,因为1-10月份出口220个亿,同比增长24%左右,订单是以前拿的,10、11、12月估计对出口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因为纺织厂的用棉成本在16500-16700元/吨,原料价格还没完全反映到整个产品成本,好的企业用棉成本还在14000元/吨左右,有10-20%企业会在17500-18000元/吨以上。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指标,看起来还可以。9月份单月产销率达到99.6%,10月份单月产销率达到100%,累计产销率达到97.6%。因为棉花紧张,好多后道的企业买纱数量大,销售额也大,10月份的销售量能恢复正常,但不会太好。9、10月份卖得比较好,提前预支了。9月份减少6个亿,10月份减少2.3个亿。要看对这个行业的反应,起码要到明年以后,等到老棉全部用完,全部是新棉的时候。深度反映暂时没有,但是存在,因为有的企业在10月份已经开始限产、停产。11月份纱的产量低于9月份,说明有些企业他做不了。有一个企业这样说:我建厂11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停下来了,冷冷清清没有一点生意。
棉花涨价对棉纺织企业的影响。我国棉花涨价,也拉动了国际棉纺织价格的变动,从整个消费来看,12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消费量同样在减少,同10月份比,消费量减少了17.8万吨,这反映了一个趋势,棉花价格太高了,多数纺织企业受不了,同时纺织品的价格很难上去。好多企业有订单但不愿意接,作了也亏本,好的企业也有,但都是很少一部分顶尖的企业,由于本身产品的附加值就很高,对于涨价,他的产品可以消化,所以顶尖产品的价格是到位的。但精梳纱顶尖产品的产量不会超过5%,绝大部分产品价格很难提高。
许多企业算算价格,不接单,因为印度、土耳其的价格还要便宜,接下来也是亏本。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2003年棉花难做,棉纺织行业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8月份,产销基本平衡,纱的产量累计增长18%,销售数量按财务报表算,同比增长20%,两个数字基本持平。
第一:纱的产量的增幅已经大幅度的下降
第二:棉纺织业的成本全面上涨
电每度上涨8分钱,纺纱、印染厂都是用电大户,这样,一吨纱的成本要提高100元,而服装的价格上不去。水,明年开始市场化,钢材、机务料价格要上。基础的产品价格上了,所有的成本价格都要上涨。纺织工业后道就更难消化。国内容易到位,但相对于出口就很难到位,存在着对比。这个形势很严峻。
第三:棉花的质量
今年收购棉花由于受天气、人为的因素,棉花质量很差。高档纱、高支纱比较好销,12月份棉花价格,跟10月份比降了300多元,但是普梳纱涨1000多元。棉花质量很差,包括异性纤维、水、天气等因素,高支纱虽然好销,但是原料不足。今年棉花质量,对以后棉花出口将起到很大影响。许多企业都非常担心这个问题。
我希望随着棉价的提高,世界纺织品的价格也能上涨。明年整个世界经济不错,包括经济发展中国家,04年经济增长的幅度,都会高于03年,大环境不错,但是棉纺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也是很难改变的。
第四:国际贸易的摩擦日益增多
如秘鲁对我国实行200天海关税增加70%,20004纺织品的贸易摩擦,可能会越来越多。出口退税,其中25%是地方的出口退税,地方的税能不能拿到对纺织企业也是一个影响。产品价格大幅度的上升,国际上的贸易摩擦在增加,自己对自己也在增加对出口的摩擦,这样出口的增幅还会降得慢一点。明年出口的环境发生了一个动态的比较大的变化。如果按照惯例,下降的可能性好像不大,1999-2003年我们出口的增幅在20%以上。1999年出口增幅29%,2000年20%,2001年7.8%,2002年24%,2003年1-10月份24%。
由此看来,2004年纺织市场是很严峻的,在纺织品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价格一样,要比质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要比品种,谁的品种好、新就畅销。在质量和品种相同的情况下,比价格,谁的价格便宜就买谁的。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一个更加高、严的要求。一个日本的工业家总结了发财的六个字:利润=卖价-成本,对于一个企业要获得最高的利润,他的卖价要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的。
所以第一:一定要强化内部管理,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开发品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渡过难关。
第二:由于今年棉花等级比较差,所以有必要再提高产品质量前提下,强化纺纱工艺管理,降低配棉的等级。
第三:不断的开发新品种
尤其是非棉产品,从战略角度讲应该这样做,在棉花没有放开之前,棉花永远是棉纺织企业的一块心病。总是在问明年棉花多少钱,能不能买到,在棉花没有放开之前,这都是问题,棉花没有放开就没有主动权。所以要开发非棉产品,抓住主动权、减少用棉量。棉花受各方面的影响,产量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棉花的需求应该是越来越紧张的。使用化纤、非棉产品,是纺织企业的一项任务,一定要去做。
从供求关系看,棉花的涨价是在情理当中。涨幅的大小也有很多变化的因素:
第一:棉纺织企业呼吁国家要进口,增加进口量。
在保持棉纺织行业正常出口的情况下,国家会考虑进口这个问题。
第二:明年棉花的供应量还是很大
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储备了一定量的棉花。
第三;国际贸易摩擦大量增加
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出口的市场,明年出口的需求量不会停滞。
第四:今年国有企业,棉花价格这么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然在维持生产,国有企业可以承担这批亏损。但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大部分国有企业今年都在转制,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不一样,他不会再亏的情况下还要生产,广东有一企业,只40%在开工,60%放假休息。现在很现实,不会因为你来了,不好意思停,亏本就要停产。如果明年仍是这种情况,我想会有很大一批非国有企业,会限产、停产,来保证自己的实力。10、11月份,已经有一批企业采用了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如果这种假设成为现实,那明年棉花的供求关系会马上发生变化,由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也有可能会变成供大于求。资金对于企业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资金,企业就没有翻身的能力了。亏了银行不会再贷款,企业不会将自己的钱做成产品积压在仓库里。这个情况也会影响到明年的涨幅,所以从供求关系讲,涨是在情理之中。
希望今天在坐的各位企业,多方面的考虑纺织的形势,在涨的同时,也要多考虑不涨的因素。两个因素都能考虑到了,就能减少风险。


1  
阅读数量(53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