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2003年棉花收购政策各方反映强烈

来源:639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发了《关于执行2003年度棉花收购贷款上限的通知》 (农发行字[2003]202号),《通知》中规定:“2003棉花年度内地每担标准级皮棉收购贷款基准暂定为400元/担,允许上下浮动50元/担,最高贷款额不得突破450元/担上限”,各方对此反映不一。
众多棉花收购企业普遍认为:此规定不切实际,不具有指导意义。棉花收购市场放开后,棉花收购价格已随行就市,如按450元/担上限计,即使按最高衣分41%折算,籽棉收购价也只能维持在2.2 元/斤左右。去年籽棉开秤价为2.1 元/斤,后逐步走高达2.7元/斤。今年棉花受洪涝灾害等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减产约五至六成,棉花供需缺口较大。今年新棉一开秤即呈高开高走态势,五级籽棉收购价即达2.85―2.90元?/斤,预计将攀升至3.10―3.20元/斤,约合皮棉720元/担,与农发行:“内地市场标准级皮棉收购价格每担突破500元,各行应暂停发放贷款”的要求相去甚远,根本无法衔接。
基层农发行说:总行发出紧急通知的本意是为了稳定棉花市场,平抑棉花过高的上扬价格,保证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安全。但定价确也过低,与市场实际价格水平脱节,无法操作到位,并透露: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已作微调,将“警戒线”调整为600元/担,规定在此“警戒线”内有盈利空间的购销合同可以发放贷款。
农村信用社反映:农发行《规定》出台后,由于提高了贷款门槛,棉花收购企业纷纷转向信用社申请贷款,资金需求趋旺。但由于资金的限制,初步计划投放2000万元资金用于收购。在国家有关部门未发布新棉收购指导价前,我们只能按棉花购销市场行情掌握贷款的发放。从目前棉花总的供求情况和市场皮棉销售价格看,现在的籽棉收购价格还是能够接受的,只要银行把握好授信方式,收购贷款风险也不是很大,对棉花加工企业和金融部门均有利可图。
据分析:由于棉花收购资金来源构成的多元化,农业发展银行已不再是粮棉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规定》的出台,不会对棉花市场价格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将进一步减少农发行在粮棉油收购资金上的市场份额。


1  
阅读数量(42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