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入世”后中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的主要障碍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已成为欧盟国家纺织品服装进口的第一大供应国,同时也是欧盟诸国纺织品服装原材料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但“入世”后,欧盟出于地区性利益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将会设置种种门槛,提出更多的苛刻要求。从而使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欧盟国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欧盟的反倾销政策
  在近20年间,中国已成为欧盟十五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时中国的出口产品也成为欧盟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从中欧纺织品贸易来看,在欧盟实施反倾销的各类产品中,对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的次数最多,同时又对同种纺织品反复发起反倾销调查,这种对已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再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作法,构成典型的“双边保护”,导致出口方原有市场份额的丧失。
  例如:1996年欧盟分别对中国、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六国的棉坯布同时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裁决后结果是对其它五国分别按出口企业的不同,分别裁定不同的反倾销税率,而对我国企业则作为一个整体裁决并只确定一个反倾销税率,这种做法扩大了我国被反倾销的产品的范围,造成我国各企业出口的同类产品均受“株连”,而且制裁加重。欧盟对中国产品采取的带有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已构成一种非关税壁垒;阻碍了中欧贸易的正常开底
  二、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绿色壁垒”
  由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环保意识的高涨,欧洲消费者对进口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欧盟各国制订更加严格的纺织品进口规定,各种环保生态标签制度就是其中的一着,绿色壁垒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是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是针对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的,要求产品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绝大部分体现在对进口产品是否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及某些被限制使用的化学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的监控上。
  目前国际上有十几种“绿色”生态纺织品标准,其中较有影响使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也是最严格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是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服装产品如获得该标准的认证,就意味着获得了更多进入欧美市场的贸易机会。而我国纺织业在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方面显得较为落后,截止到2000年5月,在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发给亚洲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1125张Oeko-Tex Standard 100证书中,只有95张证书给中国的企业,而中国现有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7万多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这样的认证状况,显然是极不相称的。由于我国对纺织品服装的毒理检测和环保检测起步晚,技术落后,一直以来,对产品环保标准的认证重视不够,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新一轮“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展很可能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新的制约因素。
  三、纺织产品的TRIPS意识淡薄
  WTO的“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是为了解决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而设立的,现在TRIPS协议与WTO的货物贸易与WTO的货物贸易,服装贸易方面的协议并列为WTO的三大支柱。TRIPS所指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利、商标权、地理标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信息专用权等。
  在WTO/TRIPS协议第25条中,明确提出了对纺织品外观设计的保护问题。多年来我国服装市场比较混乱,特别是一些缺乏设计人才的大批中小企业对服装产品的知识产权缺乏法律意识,市场侵权行为特别严重,例如:①假冒产品侵权严重。②盗用名牌商标。③在服装款式上、花形上、图案上、抄袭仿制。加入WTO后,服装贸易将面向全球一体化市场,有关服装的知识产权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必将引起未来贸易中的争端与仲裁。
  四、欧盟普惠制度新(GSP)的实施与贸易区域化
  1995年欧盟实施普惠制度(GSP)新方案,对中国扩大对欧出口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障碍。按照普惠制税率则按产品的敏感程度依次定为欧盟协定税率(最惠国税率)的85%、70%、35%和免税。其中纺织品服装属于非常敏感产品,因此普惠制税率为其最惠国税率的85%,减税幅度最低为15%。这种产品敏感程度的分类方法,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享受优惠幅度大减。除此之外,欧盟普惠制方案还规定了新毕业机制,即国家毕业和产品毕业。一旦某个受惠国或产品达到某种标准,即不准享受关税优惠待遇。中国被确定为毕业机制的第二类国家,而纺织品和服装己列为被“毕业”或可能被“毕业’的出。产品之中,这势必增加了出口的难度,使出口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面临极大困难。
  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旗帜下,欧盟加速了区域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对非区域化成员国的排斥。从某种意义上说,贸易区域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甜度”。欧盟成员国之间享受的优惠程度远远大于在WTO框架下的优惠度,这又为真正实现贸易自由化带来威胁。最近数年来,亚洲几个主要纺织服装出口国的出口增长程度明显小于贸易区域化之内的国家。中国加入WTO之后,也不能改变这种趋势的格局,中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在对欧盟的贸易环境中将始终处于被排斥的地位。(摘自《杭州纺织信息与技术》)




1  
阅读数量(40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