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尾货服装好不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可是仿冒产品的加入,让尾货服装市场开始经受新的生死考验。
服装市场里的尾货服装被发掘后,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最后被消费者认可,这个过程里很多真正的尾货服装人士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与心血。可是有市场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仿冒服装深入进来,开始扰乱尾货市场。
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马路两边挂着“外贸服饰”招牌的小店随处可见,店里的服装衣领上也不乏BURBERRY、CHANEL、GUCCI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大牌”身影,而且仅售二三百元一件。一些不知名的品牌,更仅售10元、20元。“我们这卖得都是正品外贸原单货”,在外贸店较集中地经十一路上,随便走进一家服装小店,店里的服务员基本都会这样介绍自家的货品。但是这些所谓的服装尾货为什么可以好多款式都是跟其他服装店相同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服装店说自己卖的是外贸货,外贸货源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呢?一般外国品牌同外贸公司或工厂签订的加工合同中,都会严格规定服装具体数量,服装成品一般仅可以有正负5%的数量差异,在这个范围里面多出来的服装,外商一般也会全部买下或封仓。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如此庞大的所谓“外贸服装”队伍,显然不可能都是真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