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承担: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监测对象:18个主要棉花生产、消费省的100家棉纺织企业
7月国内纺织行业仍未走出生产经营困境,皮棉采购需求进一步下降,棉花企业不断降价销售,现货成交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已接近新年度临时收储价格。国际棉价在基本面困扰和经济低迷的双重压力下,同样大幅走低。
一、7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运行特点
1、现货行情深幅下探,逼近两万整数位。7月国内棉纺织品销售延续价跌量少状态,企业开机率不足的同时还增加了化纤用量,皮棉需求日益减弱,而多数棉花企业积极降价销售以回笼资金,现货价格持续下调,跌幅较上月扩大。月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跌至20123元/吨,较6月末下跌3933元,跌幅16.3%,月均价22065元/吨,环比下跌2403元,跌幅9.8%,同比上涨3732元,涨幅20.4%。

2、黄河流域棉价跌幅大于长江流域。7月黄河流域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其中河北和山西328级月均价为22111元/吨和22009元/吨,分别较上月下跌2530元和2539元,429级为20727元/吨和20578元/吨,分别下跌2881元和3029元;长江流域价格跌幅相对较小,其中湖北和湖南328等级月均价22028元/吨和21995元/吨,分别下跌2252元和2342元,429级为20657元/吨和20631元/吨,分别下跌2557元和2590元。
3、等级差价率扩大,低等级棉花跌势更明显。7月市场仅有少量高等级棉花有一定成交量,大部分低等级棉花即使大幅降价也难觅买家,等级差价率继续扩大。以CC Index328为标准级计算等级差价率,高等级差价率继续提高,其中129、229级从6月末的13.8%和8.8%,提高到7月末的15%和10.1%,分别提高1.2和1.3个百分点;429级和527级则从6月末的-3.4%和-8.5%,降低至7月末的-6.6%和-10.5%,分别降低3.2和2个百分点。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