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东南亚纺织业:低薪优势承重几何?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近期,东南亚各国纺织出口增长的消息频频出现在多地媒体的报道中,其中增长的原因分析或多或少都归结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订单转移。低薪优势是否等同于制造优势?东南亚国家的纺织业又面临什么样的新问题?
  订单流失并非“过失”
  
  印度《商业标准报》称,在中国正面临通胀以及制造业成本上升的问题之际,印度希望能获取一些原本属于中国的服装与纺织品国际市场份额。报道称,在印度纺织品与服装制造行业,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订单已增加了约10%~15%。印度纺织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虽然印度出口量目前只占全球服装出口市场的4%,但由于中国劳动成本上升,一些原本计划下达到中国公司的订单现在已经转向了印度。”
  
  去年以来,受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加快向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有专家指出,这是我国纺织产业转型的必然结果,它昭示着人口红利时代和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行业发展过于依赖低薪优势的状况也理应得到改变,部分大批量、低附加值订单转移的现象也有一定必然性。
  
  来自英国招募组织Hays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薪资的大幅上扬,使得原本同处于原料价格上涨背景下的孟加拉、越南、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更具吸引力。
  
  据了解,德国纺机协会(VDMA)已开始筹划在越南举办纺织机械类的专业展会及行业论坛,以抓住越南纺织品出口上升的机遇。统计显示,2010年1月~11月,德国出口到越南的纺织机械总额达到了2700万欧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4%。相关发言人表示,越南纺织制造商对德国纺机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

  制造优势不能只靠低薪
  
  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可以从以下一组数据窥见端倪。我国一家中型纺织出口企业薪资水平约为100元/时,熟练工种能达到150元/时。而英国《经济学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东盟国家中,制造业劳动力时薪最多的新加坡为62.4元/时,其次是马来西亚31.8元/时,泰国11.7元/时,印尼制造业劳动力的时薪最少,为4.5元/时。
  
  相比较而言,印度等国的低薪优势尤为突出。但是,这些国家现有的劳动力水平,特别是掌握熟练技术的程度,尚无法与中国劳动力抗衡,因此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也有所体现。
  
  在缅甸,尽管各个厂家都在提高最低工资,熟练劳工仍然非常稀缺。而印尼和菲律宾等国的专家,则呼吁政府加大对劳动力培训方面的投入,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熟练工人短缺问题。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5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