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市场的底国储收购能否接得住?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9日

棉花市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过山车”行情是罕见的。由于棉价上涨的时候纺企囤积了大量高价棉,棉价急跌时这些高价棉就成了纺企的负担,加之涤纶短纤的大量替代,棉花市场需求锐减。新的棉花年度即将到来,19800元/吨的国储收购能否挽救棉花市场的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虽然国家收储规则明确承诺不限量敞开收购,但328指数还是跌破了收储价,这说明纺织厂对政策仍有所保留,这种怀疑含有多少非理性成分需要考虑。照目前趋势,新年度一开始,收储政策就可能启动。”河南一纺织企业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纺织企业在棉花采购方面基本是随买随用,存棉企业亏损严重,出现一些被银行拍卖的情形,在无法回收资金的情况下,今年新棉上市后用于收购的资金量较去年大打折扣,新棉开秤价低开是肯定的,市场的稳定还要依赖国家的收储政策。

  南证期货棉花分析师徐蔚在谈到当前的行情时很冷静,“美棉底部迹象比较清晰,隐约有做双底的可能,跌破100美分后亚洲买盘积极涌入。但郑棉期货还比较谨慎,期价并没有走出下降通道,但均线系统开始走平,显示杀跌动能开始消退,郑棉由下跌转为弱势盘整的可能较大。”

  从近期盘面来看,在经历了欧债危机、美债危机以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调降等一系列“地震”后,国内外棉花期市初露企稳的迹象。美棉上周五在买家的推动下触及涨停板,郑棉近两日期增仓近12万手,期价也小幅抬升。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