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端小平解读“十二五”化纤业发展重点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1日

中国化纤业走过了辉煌的“十一五”,创造的效益达到了最高水平。接下来的五年,化纤业将如何发展?近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向《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详细解读了化纤业“十二五”的发展重点。他透露,“十二五”期间,化纤业将更加注重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协调发展产业链,将传统产业提升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重培育。

  明确转型升级重点

  《纺织服装周刊》: “十二五”期间,化纤业将如何发展?发展主线是什么?

  端小平:“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业发展的定位就是坚持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化纤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贯穿化纤业“十二五”规划始终的一条主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引导行业把发展重点转移到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其次,注重传统产业提升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并重。提出常规产品优质化的任务,明确涤纶、纤维素纤维、锦纶、腈纶、丙纶、氨纶行业应加快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同时将高性能纤维、生物质纤维作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培育。

  再次,注重向产业链协调发展转变。针对原料资源制约严重、化纤产品研发和应用衔接不畅等问题,鼓励优势企业向上下游垂直整合,并加快建设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产业联盟平台。

  然后,注重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转变。鼓励企业横向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

  最后,注重由东部主导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发挥各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合纺织产业转移,将优化化纤产业区域布局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纺织服装周刊》: 希望到2015年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端小平: 对应五方面的重点规划,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有五个。

  行业总量要继续实现稳定增长。到2015年,化纤产量达到4100万吨,年均增长5.8%,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比例将达到76%左右。

  产品结构要得到不断优化。加快发展阻燃、抗熔滴、抗菌除臭、排湿吸汗等功能性纤维和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差别化纤维,提高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到2015年,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60%以上;高性能面料及制品用化纤自给率达到85%;产业用化纤比例达29%;高仿真(仿棉)纤维占化纤总产量的15%。

  高性能纤维产业化生产能力要明显提升。芳纶13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性能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纤维、聚苯硫醚等产业化生产及应用要实现更大突破,产品性能接近国际水平;芳纶1414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纤维要完成中试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并争取实现产业化生产。到2015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6万吨左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2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