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多数纺织企业上半年收入增加,但利润并不可观。郑翔/摄
核心提示:上周,本土龙头纺织企业——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根据预告数据,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或比上年同期减少约90%。
而此前月中,中国泰山(连捷纺织)和海东青新材料集团也陆续披露了半年度报告,业绩增长的背后,前者净利同比下降57.7%,后者纯利率同比减少3.2个百分点。也有两家企业取得了增长,那就是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和福联面料科技控股,前者溢利同比增长四倍余,后者第二季度净利增长更是高达1119%。
泉州纺织业的生存状况从这些上市企业的半年报数据中可窥一斑。与成品服装企业普遍保持增长态势,加速渠道扩张、发力品牌多元化所不同的是,泉州纺织企业出现了“有人喜有人忧”的现象,虽然也有不少企业形势走好,但大多数企业的当务之急是生存突围。
原材料“惹祸” 净利普降
百宏聚纤,上半年收入29.69亿,同比增长65.7%;中国泰山,半年收入4.28亿,同比减少34%;福联面料科技控股第二季度收入2.03亿,比增203%;海东青,上半年收入6.5亿,比增54.3%。
“如果光看营业收入,多数企业都是有增长,我们纺织业的增长数据还是跟得上整个大形势的。用你们媒体的话来说就叫做‘一路飘红’。”泉州一纺织企业负责人自嘲道。
该企业负责人自嘲的同时表现出了无奈与焦急。因为,不少企业收入数据上涨的背后,是净利的下降。
凤竹纺织,上半年净利或同比下降90%;中国泰山,半年净利4620万元,同比下降57.7%;海东青纯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两组数据的鲜明对比,多少反映了泉州纺织企业的一些真实发展情况。
对于净利锐减的原因,凤竹纺织、中国泰山、海东青等企业均表示,是因为上半年受到了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不断从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其中,原材料价格频繁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纺织品市场的需求,使企业利润受到较大幅度的直接冲击。“原材料上涨,行业竞争激烈。客户处于观望态度,订单减少且产品提价难。高毛利的产品销售下降及原材料成本上涨造成获利同步大减。”中国泰山表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