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将明显加大我国出口下行风险,并很可能在四季度集中释放,甚至不排除我国出口增速出现类似2008年四季度出口大跳水的情况。这虽然会加剧四季度经济下滑的幅度,但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这次出口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会小于2008年,我国也不会陷入明显的经济硬着陆局面。
  四季度出口风险显现
  伴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以及更多美国疲软经济数据的公布,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增加。为此,全球各主要权威机构不少已经下调经济增速预期。
  此外,金融和经济数据继续下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如9月份是欧元区债务到期量年内第二大的月份,共计有616亿欧元的债务到期,其中意大利的债务到期规模就达到了543亿欧元,而到了这个关键时刻,欧洲主权债务的解决过程中却再现波折。如希腊方面,今年减赤目标难以完成,导致来自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央行的三方代表团暂时中止了对希腊改革的评估,第二轮援助希腊方案存在无法落实的风险,希腊主权债务违约和重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意大利方面,政府在财政赤字平衡方案上摇摆不定,有意放弃此前公布的455亿欧元财政紧缩方案,这将使得意大利债务问题雪上加霜。而情况更糟的是,由于欧洲银行系统也广泛持有这些主权债券,主权债务危机的拖延不决也随时可能蔓延成为金融危机,继而演化为全方面的经济危机,而目前欧洲主要银行股票的大跌已经开始反映这种风险。
  危机前景无疑会对世界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也会受到明显的冲击,如我国8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出现了反季节性的降幅较大,大大超出历史同期的环比下降水平,这表明未来3个月左右,我国出口增速明显回落的可能性增大。如以2008年为例,当年7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第一次跌破50达到46.7后,出口总额一个季度后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从7月的1368亿美元回落到10月的1285亿美元。由此判断,今年11月后出口总额也将出现明显下滑,而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今年同比增速回落会更大,而明年一季度的情形也会相当糟糕。
  经济抵御能力增强
  尽管出现海外经济冲击的可能性增大,但就国内经济方面,当前抵御海外经济风险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第一,经历近三年的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如2007年净出口带动我国GDP增长2.5个百分点,而2010年净出口仅带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2011年上半年净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0.1%。而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出口比例也比金融危机前有明显下降,如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6%回落到2011年上半年的12.2%,这都意味着出口快速下滑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负面作用已经减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