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订单锐减、国内通胀加剧、银行无钱可贷,主要以外贸出口为主要业务的安徽省中小型服装企业正面临“内外交困”:接单无利润但为维持经营,又不得不坚持生产。在此种怪圈循环中,已有15%以上的中小型外贸服装企业不堪重负被迫关闭、出售或转型。
资金链断裂
服装加工企业隐现倒闭潮
“服装外贸单本来就是微利,利润在5%左右。但这只是毛利,如果考虑通胀、扣除利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实际上很多单都是零利润。 ”省城某经营女装生产出口的陈老板告诉记者。
在省内服装制造行业,陈老板的工厂运转情况还算不错。近年来,安徽省服装外贸企业经历多轮冲击,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订单减少;2010年,原材料大幅上涨,同时银行开始收紧信贷。据安徽省服装商会相关人士介绍,据估计,今年以来安徽省已有15%到30%左右的中小型外贸服装加工企业因为经营问题面临倒闭、出售、转型。而倒闭的原因无一不是资金链断裂。 “别说增加贷款额了,即便是抵押贷款,也基本拿不到了。 ”
“今年有一笔500万的贷款还清,搁在往年,旧贷款还清后,新贷款很快就能批下来。但是今年银行头寸紧,旧的贷款还完业务关系就中断了。 ”省内某从事服装加工出口的李老板告诉记者。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