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中国服装产业调查:2010年服装业经济运行概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生意社3月24日讯 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拉开产业升级的序幕

  2010年,我国服装行业在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成效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克服了劳动力资源短缺、原材料成本高速上涨、汇率、利率调整等相关政策成本上涨等不利影响,产业全年保持平稳发展。以品牌为主体,以价值为核心,以产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全面升级拉开序幕。

  整体看来,2010年行业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均处于恢复期,生产、出口、投资基本恢复到2009年以前水平。

  生产与运营

  基本面乐观向好,产业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2010年全年生产恢复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85.23亿件,同比提高了18.60%,增幅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11.66个百分点,增幅较1-3月份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其中梭织服装121.06亿件,针织服装164.17亿件,分别比2009年提高18.90%和21.28%。国内外市场稳步回升,新货补库需求增长明显,需求回暖有效地刺激了生产上涨。但是由于行业整体用工缺口扩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恢复乏力,稀缺的产业资源加速向大企业流动也加速了中小企业的淘汰更迭。2010年,我国全社会完成服装总产量436亿件,比2009年提高了9%,其中梭织服装147亿件,针织服装289亿件,分别比2009年提高6.52%和10.30%。2010年,服装产业处于恢复期和转型的助跑期,产业的区域格局开始调整但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中西部地区产量上升速度较快,但基数低,尚不足以影响全国生产和格局变化。中、西部地区服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6.98%和49.08%,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11.62%和1.57%,较去年同期提高0.77和0.32个百分点(见图一)。

  “十一五”期间,行业生产呈现“增速放缓”和“有效供给提高”两大显著特点。产量增速从2005年的13.33%的高增幅持续回落,06-09年分别回落到5.88%、-1.11%、12.92%和-10.97%,2010年在2009年低基数条件下,实现了约9%的增长,但总产量仍未超过2005年水平。“十一五”期间,服装产品产量回落却支撑了服装出口数量近35%的增长和内需数量年复合增长率约7%的持续增长。有效供给的提升大大提高了产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了产业资源。


1  
阅读数量(20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