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2008羽绒服装业:压力带来的新契机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16日

  羽绒服装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与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那就是企业要寻找新的价值点,从审美、功能性、健康性等角度加强价值创新,规避产品同质化问题,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改变目前羽绒服装以内销为主的现状,把内外销并举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开拓国外市场的步伐,在全球市场寻找自己的定位,理性地制订市场策略。

  6月28日,2008年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主任蒋衡杰在会上率先发言,他强调:“羽绒服装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与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那就是企业要寻找新的价值点,从审美、功能性、健康性等角度加强价值创新,规避产品同质化问题,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改变目前羽绒服装以内销为主的现状,把内外销并举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开拓国外市场的步伐,在全球市场寻找自己的定位,理性地制订市场策略。”

  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德康代表专委会作了工作报告,对羽绒行业去年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剖析。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服装行业进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时期。整个行业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负重前行、平稳发展。2007年我国羽绒服装行业的产量有所下降。羽绒服装出口4700万件,比上年下降了11.2%;出口额10.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据分析,出口数额的下降是由于受到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而出口的平均单价则为22.1美元/件。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我国羽绒服装产品出口数额较多,但真正能够以自主品牌走出国门的产品却是凤毛麟角。

  与之相较,国际品牌纷纷看好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一些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纷纷向我国羽绒服装市场扩张,其售价远远高于本土品牌;加之羽绒服装产品季节性很强,且受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十分明显,我国羽绒服装市场品牌的竞争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主任胡丽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处长郑善爱分别介绍了羽绒行业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检测情况,并针对企业如何避免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的产品检测不合格情况提出了具体建议。

  胡丽玲主任介绍了我国羽绒服最新的检测情况。她表示,我国羽绒服装品牌产品的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但是面对国际品牌的进驻及出口标准的制订,中国的羽绒服装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提升到国际高度,要注重产品创新、质量提高。

  为了深入了解羽绒行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会上还邀请了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王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郭战峰、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就“气候异常条件下防寒服营销策略”,“环境与我们”,“国际军事、政治形势对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影响”等专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和精辟的分析。


1  
阅读数量(82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