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记住2007服装创意的33个理由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8日

  每一年,都有一些轰轰烈烈的成功事件。不知是人性的问题,还是这个产业的激励效应,每到岁末,这些事件都被一再提起,当事人也因而成为这一年的主角,不管他是愿意选择张扬,还是低调。没有人愿意去回忆那些失败的、被淘汰的案例,也没有人去关注中小品牌们的困惑,这个时刻注定属于那些号称里程碑的音乐会、年会、还有一些颁奖典礼……

  今天,一样迎来了中国纺织报《服装周刊》盘点的日子,当2007年走到岁末之时,我们提供给您的不是大餐,而是精美的33道私房菜,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过年的时候调调口味,而是希望这些菜能够在明年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您的健康有利。

  如果我们把2007年定为中国纺织服装领域的创意元年,您是否会感到诧异?一个与时尚关联度最紧密的产业之一,难道一直在创意的缺失中发展?毕竟,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迎来了11年的繁荣,我们的很多品牌也都在庆祝自己的10周年,20周年甚至30周年的成就。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一个负责任的专业媒体大书特书。坦率地讲,如果从形式上来看,我们不是没有创意,而是过于创意了。比如,时装秀;比如,展览会;比如,各种新闻发布会。在秀场和气氛的营造上,国内的品牌也已经学习得太多了。记得在一个国内大牌男装的招待酒会上,细节精美得让某见多识广的主流商场老总也坐立不安:“单单看现场的场面,你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一个仅仅占据国内中档消费群体的男装品牌,这分明是国际大牌的标准。”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创意作为一个产业,在这个圈子里的分量还仅仅是一个小玩意,甚至这些小玩意让很多设计师钻了牛角尖。“因为它往往不是能够马上就发大财的,它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坚持,而且,开始总是在很小的一个圈子里起作用。”设计师们对此深知肚明。

  同时,在这个产业不厚的历史上,我们记住更多的关键词是:反倾销、欧美特保、设限等等,为什么?虽然这是一个成长的产业必须经历的阵痛,但是,到了该了结的时候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在这一年集中全协会的力量在上海举办“创意空间”展示活动的初衷。甚至,在他们的眼里,这也仅仅是“一次行业上下游多方参与的探索型活动,同时更是对全行业提高创新能力的一次示范性号召和引导。”

  尽管此次活动没有在媒体上引起它所期待的轰动,尽管现在还没有人认为它所表达的内容会在短时间内普及,甚至连主办方都没有下这个决心,但是,如果组织得当,它的分量足够让这个行业在10年以后把它列为里程碑事件。

  如果说,2006年进行《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传媒大奖》还是一次探索的话,2007年,它的成功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最有权威说话的可能要数那些深入调查的主流媒体们了:“这是一个重建品牌影响力测量尺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鲜力量的过程。”

  到底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品牌的影响力?媒体的新闻调查从另一个侧面给了整个产业一种客观而公正的依据。

  2007年有太多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摆在媒体面前,如果不深入调查,我们甚至会被它们的表象所迷惑。中国服装的领军品牌们已经脱离了低利润竞争,所有大商场里的服装价格正在阻挡一部分白领的购买能力,而他们有着继续追求高利润的野心,他们尝到了竞争远离价格的甜头,并误导了很多的新兴品牌,让这些品牌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拥有很多文化,并为此附加了很多价值。

  商场里的高利润让其他销售模式具有了生存空间,而且迅速发展起来。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专业人士呼唤已久的网络销售神话,尽管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模式在中国的具象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不是PPG们;或许不是那些综合的网络平台;或许不是2007年那些活跃的尝试者们;以及刚刚在2007年平安夜开播的OKBIG。人们总是容易记住第一个吃螃蟹的成功者,但是,他们忘了还有更多的第一人倒在了后来者的脚下。不管怎样他们依然坚信,总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平台会把他呈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

  传统的经营模式也同样创造着神话,比如,雅戈尔,2007年,这个名字由于股市的火爆而更多的为业外所知,从而完成了其品牌影响力的跨越;还有无锡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它的理想和现实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整个业界的理想和现实。但无论怎样,所有传统的神话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这真是创新的一年。


1  
阅读数量(4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