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蒋衡杰:让中国服装品牌站在荣誉的巅峰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12日

  从最初的“光耀东方”,到刚刚落幕的“龙聚虎门”;从中国首都北京,到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自首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评选结果揭晓之时起,“中国原创”就满载着荣誉,以联演的形式,光彩夺目地频频出现在世人面前。3年来,几十个属于中国服装行业自己的优秀品牌,聚集在“以中国品牌为荣”的旗帜下,足迹踏遍了商场、江边、产业集群地,一展风姿,显示了中国原创的力量。

  可以说,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给了中国服装原创品牌一种荣耀和行业内外的认可,而“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的举行,则使这种荣耀继续升华,两者从不同角度,为人们更好地诠释了“中国原创”的概念。

  从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迎战后配额时代到来之时起,中国服装业如何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就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中国优秀服装品牌在品质和设计方面与世界品牌不相上下的状态却并为在社会上和消费者中间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广泛认同,在高端商业零售领域也常常被排斥到边缘位置。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在内部提升的基础上,让中国原创品牌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是摆在中国服装业者面前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中国服装品牌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国服装品牌创建下一代全球强势品牌的核心问题。

  2005年5月在首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成功举办之后,中国服装协会以此为基础组织了“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集合中国服装业界的高端优秀品牌,在“以中国品牌为荣”的旗帜下,将其整体形象全面推向社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逐次展现中国品牌力量,促进中国服装优秀品牌团队的缔造和中国优秀服装品牌风格的形成,打造中国品牌的高端地位,倡导消费中国品牌的潮流,使社会重新认识并认可这一群品牌的先锋作用,进而牢固树立中国品牌的价值与地位,从而推动服装行业的整体发展。

  为此,中国服装协会与各高端优秀品牌的企业家紧密探讨,并听取各方建议,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的模式,即:以品牌集群创意秀的形式,辅以大量时尚、社会媒体的宣传,在全国各重点城市的大型文化活动或服装节举办期间进行巡演推广。每次活动冠以不同的四字名称,该名称结合高端品牌的地位和城市的文化特点而定。2005~2006两年内,“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分别以“光耀东方”、“星映江天”、“冠染枫华”的名称在北京、上海举办了3次,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2007年,在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闭幕晚会上,“龙聚虎门——中国服装荣誉品牌联演”活动四度登场,好评如潮。除此之外,为配合相关活动,还组织了“华丽塞纳”和“创意巅峰”两次展演。四大两小总共6次的“联演”,不仅让“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受到了广大媒体与当地消费者、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而且也印证了这一活动模式存在的价值。

  日前,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专门就“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接受了采访,在详解举办初衷、回顾活动内容、阐述活动意义之后,也对该活动的下一步发展作了指示。

  由来中国服装要有自己的声音

  “中国的原创品牌压力相当大,这就是我们要创立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最终出发点。”蒋衡杰副会长说:“回顾起来,3年前,中国的原创品牌一是没有自己的声音,二是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使这些人、这些品牌相聚在一起。所以我们想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把这些原创品牌聚集在‘以中国品牌为荣’这个有些像革命口号式的名称下,做一些事情。”蒋衡杰副会长说,创办年度大奖以及其后的“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是国外大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一些市场对中国自己原创品牌的排斥,很多优秀品牌苦于无法进入相应的商场。从主观上来讲,中国服装协会当然希望中国的一些原创品牌在国内市场要有所表现。“我们不讲排斥,不讲积极抗衡,但关键是自己要有声音,要有自己的活动。特别是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我们要想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迈进,总是要跨出这一步的。中国服装协会是一个产业组织,一定要在产业的进步中,让我们所有的企业在市场表现中有一种荣誉感。这点很重要。”

  众所周知,我国服装业面临着“制造”带来的巨大压力,缺少原创品牌成为中国服装业最大的软肋,大大制约了我国服装品质的提升。这一现状早已成为服装业界人士的共识,中国服装人深知,只有走创造之路,才能在国际服装产业布局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和话语权。中国服装大国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但大而不强却是不争之痛。一方面欧美一批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优势一直牢牢占据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附加值,中国服装产业却话语权缺失;另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每年出口额非常可观,但多数企业仍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的阶段,自有品牌几乎走不出去。

  对此蒋衡杰副会长指出:“这几年,国外二三线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被媒体称之为‘抢滩’,我们不能以一种排斥和对抗的心态来对待它们,而应该集中各自优势,集中大品牌、有实力的品牌,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它们脱颖而出。于是,在规范的、国际化的监督平台——普华永道的参与下,被誉为“中国服装界的奥斯卡”的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横空出世。到目前为止,3年的时间,共产生了24个单项大奖,3届成就大奖的得主——杉杉、雅戈尔、红豆三个企业脱颖而出,在行业中为大家所信服。我们还对地方政府、产业集群进行了评奖,杭州、石狮、虎门分别获奖。可以说,3年来在行业中我们当初设立‘大奖’的目的基本已经体现,但是结果出来后怎么办?单纯为评奖而评奖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服装行业协会要把这些通过市场检验体系和客观评价推出的这20多个在行业内能取得好口碑的单项大奖得主,推向市场。这项‘推’的工作我认为比‘评’的工作还要重要。这就是中国服装协会应该做的事情。怎样让这些品牌所获得的荣誉在市场中表现出来,让它有所作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我们的‘以中国品牌为荣’活动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两方面都做得不错。现在看来,我们做了一部分工作,更多的还需要企业去做。”

  效果腰板挺起来了

  谈到“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所产生的效果,蒋衡杰副会长表示,具体的诸如促成企业营业额增加了多少这样具体的数字虽然无法统计,但最直接的感觉是品牌进商场方便了。“品牌跟商场进行谈判的时候,人家认你的品牌,企业和商场对话时,见到商场经理时感觉自己的底气足了,腰板硬了。因为‘大奖’评审时整个过程商场代表也是参与其中的,最终结果代表了相当一部分高端市场和中高端市场的意见和评价,再加上媒体的帮助,这些品牌在舆论界也得到了一些倾斜,为中国原创品牌争得了荣誉。在这众多因素的推广和支持下,加上我们自己的客观推广活动,让它们在市场中有良好的表现。”

  蒋衡杰副会长指出,其实“大奖”结果产生后,获奖品牌本身怎么样、在市场中表现如何,比大奖本身更重要。因此,“以中国品牌为荣”活动让原创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里真正烙了印,让品牌进入与自己风格相匹配的某一个商场很方便,市场认同,消费者也认同,最终中国原创品牌在市场上的各个消费层次都有所表现,这就是它真正有意义的地方。而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结合地方的服装节等一些节庆活动,借专业观众、国际买手、国际媒体和国际同行们聚集之机,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我参加了四次活动,四种形式给人的感觉不同,但是都同样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让消费者与优秀品牌的服装如此贴近。‘龙聚虎门’的活动广场上吸引了3000多人,人气之旺、秩序之井然,都出乎想象。虎门服装城的商户们都非常看重这个活动,总体来说他们是要领略一种时尚感、一种流行趋势。我们的这种表演不同于时装周的T台,更多的带有一种市场性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所推广的这些品牌,是能够走下舞台,能够真正进入人们生活的。”

  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王茁也曾强调,“以中国品牌为荣”系列活动是中国原创品牌提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以一场大规模的动态展示的形式,给了这些优秀品牌一定的荣誉——肯定、鼓励、表彰,能够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而对于这一系列活动的效果,品牌们的反响也极为热烈。在上海举行“星映江天”时,七匹狼品牌老总周少雄就表示,能在这么“好看”的地方,把服装界人士组织起来,在上海这个国际时尚味道很浓的地方宣传中国自己的品牌,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红领品牌的代表则认为在品牌正处于成长期的时候,这种活动“让获奖品牌在特定的地区进行一次交流促进,是品牌发展的一次良机。”新郎·希努尔品牌的代表也曾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高雅,让西方文化与服饰文化相结合,让人感到一种‘享受’。同时它创造机会让获得品牌大奖的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对品牌的宣传乃至促进整个服装产业的发展都起到很大作用。”

  未来关注产业链的贯通

  最后,蒋衡杰副会长在肯定了年度大奖及“以中国品牌为荣”活动对行业的积极作用后,对该活动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可以说,获得‘大奖’对早期的中国原创品牌来说,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挑战。有了一批在行业中起到标杆作用的好榜样,树立起先进,对其他企业是个启发。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无疑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更是行业调整提升到位的标志。当然,中国服装产业如此之大,都要走品牌之路也不现实,我们也在考虑,每一个品牌后面都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何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的贯通。因为全国有40多个产业集群,国内有4000个品牌,每个集群里有上千个企业,全部发展成为服装品牌的话,40多个乘以几千个,不太现实。所以将来的服装名城中,一定有几个领袖型、领军型的品牌,而每一个品牌后面都有一个支撑它的强大的加工体系。一个品牌后面肯定有若干个企业:面料、辅料、服装加工厂、强大的销售终端,这个产业链能够畅通了,这个品牌才是有生命力的、有竞争力的,才是能持久的。我们现在都讲品牌的原创者、拥有者,其实我认为再往下要研究产业链的贯通。有生产的保证,有消费市场终端的保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互动和紧密结合,是确保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不论是年度大奖,还是‘以中国品牌为荣’,今后都将考虑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的贯通。”

  “荣”之历程

  ●光耀东方

  时间:2005年12月5~9日地点: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东方新天地观众:200人(动态表演)媒体:115家参与品牌:白领、报喜鸟、杉杉、依文、康博、美特斯·邦威、雅戈尔、波司登

  ●星映江天

  时间:2006年9月20日地点:上海浦东滨江大道公园——南滨江观众:350人媒体:80家参与品牌:白领、报喜鸟、红豆、红领、美特斯·邦威、七匹狼、思凡、新郎·希努尔、雅戈尔

  ●冠染枫华

  时间:2006年10月22日地点:上海·枫泾露天广场观众:3万人媒体:50家参与品牌:同上

  ●龙聚虎门

  时间:2007年11月20日地点:虎门黄河服装城观众:3000人媒体:80家参与品牌:依文、七匹狼、新郎·希努尔、红豆、美特斯·邦威、波司登、太平鸟、另加虎门推荐三个品牌(以纯、狐仙、泽黛佳伊)


1  
阅读数量(1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