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依靠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国际品牌,在遍布全球的专卖店里始终扮演着中国文化诠释者的角色。设计上,它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方式的表达”,它不是沉浸在“出土文物”般的中国传统元素中,而是与国际时尚界不断的交流沟通,力求在保留纯粹的中式风格下,又有着国际化的精彩时尚百变。目前,已步入世界顶级品牌发展之路的上海滩,正是在一位对奢侈品品牌有丰富运作经验的法国人——也就是上海滩的现任执行主席雷夫逸(Raphael le Masne)先生的操盘下,由原先的纯粹中式风格转变为中西融合,并确定了上海滩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中国奢侈品品牌的地位。目前,上海然已在全球拥有22家专卖店,其中有12家店是分布在中国。这个具有中国特殊感的品牌之所以在欧洲和国内取得优异的销售业绩,仍是源自品牌所定位的——中式风格。与其它彼此差异并非很大的国际品牌相比,上海滩提供的一种微妙的东方神秘色彩会显得格外突出。
特色为嬴
无论是吉芬、利郎、卡宾,还是上海滩,它们能够先与其它品牌一步走出国门、取得成功都是源于一个相同点——拥有自己个性化的风格。例如上海滩这个品牌,在国内,精湛的工艺、深邃的概念、历史传承的文化,拥有这些的中式风格品牌不止一家,那作为上海滩,是如何将品牌风格与经营发展成功结合,为品牌贴上“奢侈品”的标签,并能够实现加盟世界地二大名牌集团的呢?据雷夫逸(Raphael le Masne)先生总结,这都源于上海滩具备的两大因素:一是品牌创立之初的纯中国性。上海滩从1994年创立之初,就被创始人邓永锵定位为一个纯粹的中式服装品牌。他特意招揽了自20世纪初就以精湛缝纫手工而闻名的上海裁缝师傅加盟品牌,以精美的旗袍将老上海30年代的浪漫风情诠释得淋漓尽致。据了解,上海滩的购买者中不乏名人,如查尔斯王子、已故戴安娜王妃、撒切尔夫人、希拉里、娜奥米·坎贝尔、维多利亚、安吉利娜·朱丽、尼古拉斯·凯奇等等。这些纯中国风格不但吸引着国际知名的人士,更成为吸引国际名牌集团注意力的最大优势。
另外一点就是品牌对自身风格的果敢转型。上海滩从1994年~2001年以来始终保持创立品牌之初的定位与设计风格。这个阶段上海滩还未拥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运作方式,要走全球化、市场化的道路就必须革新。现任上海滩的创意总监的Joanne Ooi当时直斥上海滩走的为错路线,她强调中式服装应该是国际化、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表达,而不是局限于中国“出土”元素的罗列。于是,雷夫逸(Raphael le Masne)将她罗致旗下担任创作总监。设计风格与市场定位的重大转折,也就成为上海滩走向成功的另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