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2007军队陆续换新装 从军服变迁看军队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31日

空军军官穿上新军服,其中有礼服、常服和夏服。 葛跃进 摄

陆军新军服。 周朝伟 摄

  军服显示了军队的整齐划一、纪律严明和威武雄壮。它以其笔挺、严整和端庄,表现了民族的尊严,是一个国家国威、军威的象征。八一节前夕,我们参观了驻金某部的历史陈列馆。我们注意到,从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的各个阶段,我军的军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军服的推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一个个侧面,同时也折射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正一步步走向国际化大舞台。经济的腾飞也促使人民军队向正规化、现代化前进。

  1927年8月1日~200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整整80周年的历程。在这风云变幻的80年中,我们的军队经受了无数考验,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涌现了一大批可警的解放军官兵将士,他们的形象都伴随着不同的军服,为人们深深铭记。

  红军:红领巾、红袖章、八角帽、五角星

  我们眼前的橱窗里,摆着两把巨大的菜刀,旁边是一双黑色的布鞋。讲解员说,那布鞋是贺龙元帅曾经穿过的。我们仔细一看,鞋帮已经破了,鞋底也磨得很薄,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贺龙带领农民大闹芭茅溪盐局的情形:他穿着这双破旧的布鞋,带着20多个农民,举着两把菜刀,革了为虎作伥的盐局的命。他下令打开盐库,将盐发放给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一双破布鞋,两把土菜刀,见证了贺龙从革命青年到共和国元帅的戎马一生,也见证了中国革命军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见图)。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起义部队大多数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为了和旧军队区别开来,起义部队官兵每人系一条红领巾。而在同年的秋收起义中,起义队伍大部分由农民自卫军、工农义勇队组成,穿着各式服装,但都佩戴着红布袖章。虽然标记样式简单,却蕴涵着深刻的含义:红领巾、红袖章,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

  史料记载,当年红军制作军服的材料来源有两个:一是从城里买;二是把打土豪没收的衣服和布料加以改装。1929年3月,红四军攻下了闽西重镇长汀城后,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中山装式,下有两个口袋)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赶制了4万套军装,在军衣的领子上缝上两块红布领章,八角帽前缝上五角星。以后,各根据地红军的服装据此逐渐统一,颜色多为灰蓝色。毛泽东说,红军军服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陈毅说,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革命军人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代表人民的思想深植其中。

  提起红军,最令人钦佩的莫过于长征了。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红军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物资极度匮乏,一双破旧草鞋,平时都舍不得穿。一件蓑衣,常常是几人合用。一路上,红军还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当走出草地时,已经是一支“褴褛不堪、瘦得只有骨头架子”的部队。然而正是这样一支部队,以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八路军、新四军:臂章标明身份

  上衣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标志性服装。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服装、标志基本与国民党军队相同。我们看到照片上一队八路军、新四军战士走过来,八路军穿着土黄色军服,新四军穿着灰色军服。他们都佩戴着“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却不同,八路军佩戴“八路”长方形臂章,新四军佩戴“新四军”或“N4A”的臂章。

  解放后:解放帽、“八一”红五星

  我们在电影电视中最常见的解放军穿的军装都是黄绿色的,那是1948年12月正式确定的(见图)。橱窗中很多照片上解放军战士冬天穿着棉军装,一看面料就是棉布的,这个时期军服的标志符号由臂章改为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黑字白底红边的布胸章,帽子改为圆形短沿帽(即“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这也是我国军队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服装样式和色彩,被称为“50式”军服,1949年10月参加开国典礼阅兵式的部队,穿的就是这种军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看到神气的女军人穿着连衣裙,长袖,腰上有腰带,裙子下摆到膝盖。还有列宁服,双排十粒扣,紧袖口,西式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女性最流行的服装样式。

  来源:金华新闻网


1  
阅读数量(141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