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国际平价时装上海销售火爆 中国服企叫苦不迭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9日
ZARA登陆上海引起的骚动已经让人瞠目,H&M的风暴就更剧烈了。ZARA一般很少打广告,也不使用大牌设计师,而H&M每一季新装上市则必不可少伴随名模、名设计师的捧场。早在一个多月前,关于H&M的广告就已经出现在申城各大公车亭和外墙面,海报上公示着H&M的价格策略:女士上衣售价149元—299元;男士上衣、针织衫售价分别为99元和199元。现在看来,这样的广告策略似乎很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他们愿意穿着品牌服装,欧洲品牌,周围人都知道的国际品牌,由世界名师参与设计的品牌,大家知道酌明星代言的品牌,并且只需要不多的钱就可以拥有,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即使在烈曰上排上10-15分钟的长队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4月12曰早上6点多到晚9时许,开张首曰的H&M淮海路店门前一直排着长龙,商店严格控制着进店人数。有些不耐烦的等候者甚至质疑,这可能是商店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人为制造的紧张气氛。但店方的解释是,控制进店人数主要是出于店内秩序、顾客安全以及消防疏散等多方面考虑。连日来,走在淮海路上的很多女性都提着H&M的红黑色购物袋满载而归,看来,H&M可以在上海创造新的单店曰销售记录了。   全球四大“时装杀手”均已在上海开始其零售业务,全面启动了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业内认为,这一新业态全面扑入内地市场后,彼此之间的竞争有望加剧,消费者从中有望获得更多的实惠,但是这一新业态对于内地传统百货业态的;中击和影口刚哿难以预计。仅以当天情况来看,这一:中击波就很显著了,H&M开张之后周围其他商店人气明显受到影响。   同在淮海路上的ZARA心情自然比较复杂。这几天的ZARA店中,与H&M内摩肩接踵的盛况相比清静很多,一楼门店中大概只有10多名顾客。一位营业员说,他早就知道H&M当天开张,虽然ZARA不会因此而推专门的促销措施,但是H&M的开张肯定会对ZARA产生一些影响。H&M的影响可能还不仅仅是这些。在刚刚推出周年庆特卖的淮海路百盛店内,人气相比前几天已有所下滑。而在太平洋百货淮海店中,各种打折促销活动也未能吸引更多人流。在特卖区里,尽管平时备受欢迎的一些品牌打出了3折、5折的牌子,但顾客仍然寥寥。一些中国服装企业更是叫苦不迭,连声抱怨国际平价时装“便宜得太离谱。”确实,目前的中国百货商店70%已经被”洋服装”品牌占据,现在洋品牌裹挟着巨额资金前来圈地又拉高了商街铺价,中国中小服装企业的生存空间显然更为狭窄了。   2004年12月,中国零售分销业门户大开,外资进入不再受地域、股权、数量的限制。2006年3月,商务部又将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分销权的审核下放到地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批流程的进一步简化,导致申请数量出现井喷现象。随着国际平价时装厂商竞相入沪圈地,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几年,中国主要引进的是外资大卖场,但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品牌专卖店出现在上海,为此,国外的一些强势服装品牌会首当其冲在上海展开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世界上的知名平价时装巨头开始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上海都是看中了这块试金石,有关数据显示,ZARA在上海专卖店一天的销售额曾高达日0万元,相当于80个中国服装品牌曰销售额的总和,这样的良好业绩引得国际时装巨头纷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拓展的步伐。据了解,H&M的沪上第2店将出现在正大广场,同时,ZARA也将在正大广场店开出其在中国的第3家零售店,德国平价时装巨头C&A的正大广场专卖店也已开张,今年上半年一共要在上海开出4家专卖店,其他门店包括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万达商场和港汇广场。   美国的休闲时装巨头GAP、瑞典的时装巨头H&M、西班牙的时装巨头ZARA与德国平价服装连锁巨头C&A,一起被业界并称为世界四大时装杀手,而今,其中的这四大杀手已经齐聚上海,同时抢夺庞大的上海乃至中国时装市场。”与其说GAP、C&A、ZARA、H&M等是服饰品牌,不如说它们是商店品牌。”业内人士分析说,“这种新业态群体的到来,;中击最大的不仅是内地服装行业,而且更多的可能是内地的传统百货行业。”   平价时装除了价格牌,还打流行牌。H&M就把流行视为容易腐坏的食品,必须时时保持它的新鲜,因此公司力求让新货源源不绝,新点子必须迅速被转化为服饰,让消费者能够快速买下上架的衣服,上街展示还属新鲜的时髦服饰。H&M之所以能横扫欧洲街头,得力于公司兼顾流行、品质及价格的三合一哲学,以及积极扩张的政策。平价是H&M一贯选择的路。成立于1947年的H&M创办人是现任董事长皮尔森(Stefan Persson)的父亲。当时H&M主打平价特色,由于瑞典的零售业和欧洲大多数国家一样,一向都被昂贵的百货公司主导,因此H&M在市场上一下子便开出大红盘。皮尔森在1972年加入公司后,他希望公司在唯一标榜的低价位之外,能再加入流行及品质的特色,之后H&M标榜的”以最好的价格,提供流行与品质”,确实为公司的成功再打一剂强心针。H&M店中的产品多元,提供男女消费者以及儿童流行的基本服饰,同时贩卖化妆品。店中服饰的平均售价只有18美元。平价时装是让消费者负担得起每一年、甚至每一季都去店中购买新推出的产品,这种定位才能吸引15到30岁讲求曾经拥有而不是天长地久、希望随时都能追上流行的女性消费者。   H&M把这种三合一的成功方程式,大量复制到其它的市场,现在也来到了中国。皮尔森日前在接受访问时曾表示,他的父亲曾经质疑公司的扩张政策是否;中过了头,他问皮尔森:“为什么你要这么急”皮尔森给父亲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当你正炙手可热时,你不能停下来让热度变冷。”   在中国这个喜欢“买涨不买跌”的国度,平价时装要冷也难,H&M、ZARA、C&A不仅聚集了人气,更向世界显示了超强的吸金能力,这当然更增强了国际大鳄们的投资信心。但是在最后,记者不得不提醒大家重新认识这些“平价时装”:在平价时装的出生地普通人能像消费餐巾纸和麦当劳一样消费它;进入中国,平价时装摇身一变,身价急升,用中档的价位享受高档的购物环境和穿着的“国际品牌”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才是它最大的魅力。   来源:上海服装时报

1  
阅读数量(43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