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无锡纺织服装业小“华亚”独特创新辐射大能量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30日
“常熟客户要40万米交织布,石狮要80万米,4月份企业总量预计要创纪录地突破200万米了。”昨日,无锡华亚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龙根盘算起下月的企业“口粮”时心中笃定。一个拥有不到百台织机的小纺企,不管行业如何变迁,市场如何起伏,始终生意红火。这件事令业界人士既好奇又羡慕。   “华亚”自1994年成立至今,织机拥有量一直停留在96台,论规模只能算是纺织业内的“小弟弟”。按说“船小不经风浪”,但“华亚”销售额却年年攀升,从4600万元,6700万元,1.2亿元,一直冲过2.5亿元,这其中,企业本身产销能力还不到8000万元,大部分靠外包。紧抓研发和销售,创新的“哑铃型”发展模式是其致胜秘诀。   小批量多品种,尽管如今很多纺企都这么做了,但“华亚”将之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一米布可织出三十个新品,只要客户需求,哪怕只有50米,“华亚”也不惜工本打样。如此,三天一新品,十天批量产,其它企业想跟进都难。一年五百多个新品就是这么来的。   不仅兵贵神速,“华亚”新品还让人目眩。一般的纺企要么做棉,要么做丝,但“华亚”别出心裁,织出的布往往交织交并棉、锦纶、涤纶、绢丝等多种原料,产品附加值起码提高10%以上,“稀奇品种”占了新品总量八成以上。由于需求日增,企业自身“吃”不了,老总便常跑苏北选择企业大把地“撒订单”。后来,无锡周边的纺企主动上门来要单,成为稳定的外包户。   记者在企业门口看到,要单的,提货的,订货的,车水马龙。谁能想到,创立之初的“华亚”却把主要精力花在向大户求余单上,但频频碰壁,与大多数小企业没什么两样。自从致力于品种翻改,“华亚”之路越走越顺了,终成特色。   当家人徐龙根常笑称自己是“外行人”,可正因为没有思维定势,才想出原料混织的思路,打开一片新天地。而传承于手帕厂、丝织厂和丝绸印染厂的历史背景,也使“华亚”拥有了一批杂交型技术人才。创新思维加人才,让企业在纺织业变革大潮中独辟蹊径。企业每年花大力气培训技术人才,尤其是派驻在外的管理人员,以确保外包企业的工艺、原料、质量等保持和“华亚”同步。   业内人士指出,低价早已不再是企业竞争的“撒手锏”,注重结构调整,创出自己特色,才是立身法宝。“华亚”的发展经验,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启迪。   来源:无锡日报

1  
阅读数量(63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