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化纤行业率先走向复苏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2009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再加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化纤行业平稳渡过危机,率先走向复苏,并且在加快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为内驱动力作用下,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累计达137万吨。

化纤行业运行质量明显好转

2009年,尽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仍然比较严重,但1~11月份我国化纤行业盈利113.9亿元,同比增长1.87倍,行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明显好转。

谈及化纤行业之所以在过去一年能够迅速复苏向好,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郑植艺认为源自多个因素推动。首先是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经过2008年下半年的暴跌后,2009年国际油价触底回升。原油价格的回升直接影响到合成纤维原料的价格走势。

其次是相关政策调整效果明显显现。自2008年以来,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3次提高,2009年4月1日继续提高到16%,对改善粘胶纤维出口局面起到很大作用。分月来看,粘胶长丝降幅逐渐收窄,3月份开始,每月出口稳定在6000多吨,粘胶短纤环比增长较快,6~10月5个月单月出口量超过1万吨,接近2007年水平,说明粘胶纤维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所恢复。

第三是下游市场需求有所恢复。2009年1~11月,纺织行业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34268亿元,增长9.7%;主营业务收入32961亿元,增长10.54%;利润总额1331亿元,增长25.39%。化纤下游相关9大品种中,大部分生产增速同比有所提高,特别是化学纤维纱和无纺布的增速达两位数。

第四是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卓有成效。其一,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由33美元/桶一路攀升至近82美元/桶,而历史上此区间是3年半多时间完成的,同期涤纶产品价格下降20%~25%。说明在涤纶产品成本结构中,除原料成本外,加工成本和运行成本大幅下降,这是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给行业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二,化纤各行业技术进步明显,各种新产品和新技术大量涌现。其三,化纤行业淘汰速度明显加快。据初步测算,2009年化纤行业淘汰产能约137万吨。第五是棉花价格持续走高。2009年棉花价格一路平稳走高,使得纺织企业压力不断增大。由于化纤短纤与棉花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因此棉花价格的上涨和高位运行,也使下游加大化纤短纤使用量的意愿明显增强。

2010年化纤行业是上升期

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化纤行业不仅仅是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而是处在继续上升期。

首先,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已经出现明x显复苏信号,中国经济在2009年实现较快复苏的基础上,2010年会继续复苏。在此大的背景下,我国纺织工业正在加快复苏步伐,最明显的就是出口已经呈现正增长。其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化纤行业发展带来了信心,国家各项应对危机的政策都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就为化纤行业的复苏奠定了基础。第三,当前中国化纤行业的优质产能占到总产能的76%。这些优质产能近几年还在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再上新水平的空间很大。此外,这场危机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提升了中国化纤产业在全球产业的地位,这是中国化纤人奋斗的成果,也是化纤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第四,中国化纤协会对行业的把握与服务更加自信,特别是在行业运行和行业发展方面有固定的思路和程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评价和广大企业的认可。

在新的一年里,困难与挑战仍然很多。首先,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依然存在,还可能会出现波动。同时,中国经济复苏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其次,化纤行业率先触底复苏、走出低谷固然是好事,但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长期隐患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还可能会加重。比如,技术进步持续性就面临考验;部分行业的投资热情在恢复,但是部分品种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仍很突出。但不能把品种性、结构性的过剩定性为总量过剩。二是化纤行业触底复苏过快有可能导致应对挑战的心态松弛下来。新的一年行业要提高警惕,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结构是化纤行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再之,在行业低谷期或下行期,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非常关键,在上升复苏期、繁荣期这一点更为重要,这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当前化纤行业的运行周期已经缩短为3年,这不是好现象,要努力延长上升周期。

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依然艰巨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对化纤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11年淘汰230万吨。化纤行业在2009年的运行中呈现出见底早、回升快的运行轨迹。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一轨迹在为行业带来可喜的回暖局面的同时,也使化纤行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过早释放,而今年行业面临的结构调整任务仍很艰巨。

在淘汰落后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十分重要。一些地区已经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发挥差别电价、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落后产能企业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的成本。同时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的市场需求。在这方面,化纤协会各专业委员会也在积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为新增产能设置门槛。此外,化纤协会正在加紧制定化纤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引导企业坚持既定目标,沿着淘汰落后的正确方向走下去。

产能大小不应作为判断落后与否的绝对指标。规模小的企业,虽然在规模化、成本控制方面会有所欠缺,但可以利用中国多层次的消费市场,找准定位,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走专、小、精、特的发展道路。

——纺织服装周刊


1  
阅读数量(71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