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棉花生产主要特点
1、面积呈恢复性增长。监测结果,播种面积同口径相比增幅7.1%即535万亩。三大流域播种面积都增长,其中长江增11.7%,西北增8.1%,黄河仅增3.0%。到9月上旬,棉田绝收面积少,帮助田都有收成也增加了总产。
2、总产增量有所减少。一是开局良好,长江因旱较差。二是苗情不断转好。由于前中期天气呈“干、热”特征,虽然以干旱为主的灾害偏重,但长势较好。据监测,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5-8月均值为121,表明长势好于去年同期两成多,好于常年8%。三是进入9月不利气候致总产增量不断减少。9月上旬,内地气温降,雨日多,光照少,秋桃少,烂铃虽然少于去年同期但比预期增加,总产增量比8月中旬减10万吨。9月中旬,黄河流域秋风瑟瑟,秋雨绵绵,加上17日的强寒潮,气温大幅下降,棉花减产加大。据测算,每1日阴雨即减少皮棉2.5万吨,致总产增量不断减少。
3、三大流域不尽相同
长江流域:增产势头减弱,后期还有较大影响。该流域5-8月CCGI 为118,表明长势好于去年同期近两成。其中5-6月旱涝急转,7-8月旱涝兼有,8月下旬以后低温阴雨持续20多天,上部成铃少,下部烂铃少,早衰面积少;9月上旬以阴天为主,但雨量少。
黄河流域:单产由增转略增。该流域5-8月CCGI 为112,表明长势好于去年同期一成多。前中期天气平稳,长势稳健,增产势头强劲。然而,自9月上旬低温阴雨天多,单产则由增变略增;9月中旬持续多雨,导致秋湿和秋涝,加上低温早临,测算每1日即减产皮棉2.5万吨。迄今本流域单产则呈由略增转平转减的趋势。
西北内陆:为丰收和高产年景。该流域5-8月CCGI 为136,表明长势好于去年同期三成多。前中期天气平稳,长势稳健。据8月下旬考察,新疆成铃10万个/亩条田不断涌现,单产可能再刷新高。虽然8月下旬经历短时低温阴雨但很快转好,由于9月上中旬初的气温正常,其产量大多定型,丰收基本定局。
4、当前生产管理。针对棉区雨季后移和低温早临,易形成秋湿秋涝,当前棉田管理要以抢收、防渍涝和降低田间湿度为重点。主要措施:一是及时采收烂铃、剥开和晾晒;二是排除棉田积水。三是推株并垄,打老叶、剪空枝,去无效花蕾。四是晚熟棉田适时喷施乙烯利催熟,机采棉要适时喷施脱叶剂脱叶收获。
二、落实好临时收储政策,兑现敞开收购的承诺
所到各地,棉农、地方政府、植棉大户普遍担心棉价的大减和“卖棉难”。幸好有临时收储政策和敞开收购的承诺,相信今年棉价不会大起大落,也不会出现“卖棉难”。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