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值棉花收获季节,今年棉花产量及品质如何?棉农心态怎样?棉花产业链是何状况?国家制定的收储价有何影响?针对业内关注的这些问题,郑商所组织进行了对山东河北棉区的调研。为期三天的考察,行程逾千公里,途经济南、滨州、东营、沧州、衡水、德州等地,考察了当地棉花生产收购情况,与行业协会、涉棉企业座谈,参观了棉花交割库,并采访了棉农。
总体上有四大感受,一、今年山东、河北棉区棉花生产产量比去年增加,但由于9月初的连绵阴雨,影响了棉花的品质。二、棉花种植成本上升较大,棉农期望价较高,惜售心态上升。三、纺织企业大部分仍处在去库存化状态,大订单较少,业绩不容乐观。四、国家推出的收储价将会起到稳定整体产业链的作用,但效果及影响如何尚需观察。本次考察只是让我们了解了山东河北棉区的总体情况,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差别依然明显。
25日考察地点:山东滨州
考察的第二站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该公司位于我国内地棉的主产区——山东滨州,是一个集棉业、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铝业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企业。据了解,作为国内棉纺织业的龙头之一,魏桥集团制定的棉花采购价格被行业内很多企业视为棉花现货市场的“风向标”,影响着众多涉棉企业价格的制定与生产经营,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该公司办公室张主任介绍,今年1-8月,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044亿元,同比增长44.6%,利润85亿元。公司职工16万人。用棉量方面,原料供应采购部供应部马科长告诉记者,去年魏桥的用棉量在80-90万吨,今年的量与去年持平,并没有减少,日用棉量为2700—2800斤,1/3靠进口,1/3为自购,1/3靠送货,所需棉花品级主要为四级棉和三级棉。目前公司棉花储备合理,棉纱量保持正常库存,为10天至1个月,开工率正常。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