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资金荒、原料荒、用工荒开始在珠三角地区蔓延。连日来,笔者走访武汉中小企业发现,部分加工型企业也不同程度遭遇“三荒”。
服装企业偏爱做房东
走进武汉俊源美佳衣业有限公司的厂房,满眼只见纸箱、沙土和成排的衣架。“我们自己已经不生产了”,工作人员小任说:“机器已经全部卖了。”
俊源美佳衣业已有16年的制衣历史。但从今年开始,工厂逐渐萎缩自己的生产线,现在仅有的少量衣服制作都交由他人代工。经理王明告诉笔者:“像制衣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越来越薄,附加值很低,现在我们主要是把两栋自有资产出租盈利。”
俊源美佳的困境不是孤例。笔者采访的多家制衣企业表示,净利已经滑落到5%-8%,资金荒、用工荒、原料荒就像三把“剪刀手”在蚕食企业利润。武汉倩姿语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明告诉笔者:“今年以来,工资已经上涨了30%,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了20%,而成品价格只上涨了10%。每个月的现金流维持在300万左右,刚刚够生产。而准备上马的貂毛、真皮服装需要投资700万,不得不暂缓。”
江汉经济开发区人士介绍:“高峰时园区曾有60余家服装企业,这两年不断淘汰、结构升级,只剩下约30家服装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和今年的经济危机,对服装企业的影响都较大,但这也是一个自然的市场经济过程。”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