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多重因素考验福建石狮制鞋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4日

鞋业鞋材是福建省石狮市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休闲鞋、皮鞋、塑料拖鞋、布鞋等品种较为齐全的鞋类产品格局。据统计,今年1-9月份,石狮市共检验出口鞋类2257批、2050.6万双,货值达11998万美元,出口鞋类的平均单价成功实现三年“三级跳”。然而喜人形势的背后却内忧外患不断。连日来,泉州检验检疫局石狮办事处一行深入企业调研,经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石狮市制鞋行业生产经营遭受来自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冲击,承受巨大压力,生产经营出现困难。

压力1:

汇率升、成本高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突破6.4关口,出口企业利润受到严重挤压。同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不敢接周期长的订单。宝盖鞋业工业园某制鞋企业厂长卢厂长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公司订单与去年相比下降了近30%,尤其是汇率上升后,使得企业利润下降近4个百分点。

“由于美元贬值及贬值预期,国际大宗货物价格飙升,鞋材原材料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泉州检验检疫局石狮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企业调研中发现,皮革、聚氨酯及鞋用化学品涨幅超过20%,鞋用胶水价格接近翻番,橡胶、布料、能源价格涨幅也较大,运输成本提高,今年以来每双鞋原料采购成本同比上升近30%,企业利润率同比下降30%以上。

压力2:

用工难、环境杂

“用工难”是近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制鞋行业来说,体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据了解,整个制鞋行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增加导致的用工紧张。有的企业生产线保持半开半停状态,行业缺工率达30%以上,传统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除此之外,诸多出口国的环境复杂多变也影响了鞋业企业发展。业内人士李先生指出,今年来,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中东、北非局势的持续恶化,与标普调低美国信用评级一起,导致全球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进一步抑制了鞋类消费,企业订单量明显减少,优质订单更是“一单难寻”。

压力3:

壁垒多、资金紧

国际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不断加剧,继欧美地区以安全卫生和环保概念的技术壁垒不断提高,巴西、阿根廷等国继续针对中国鞋类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措施,增加了企业成本,加大了出口难度。据统计,2011年1-9月份,石狮出口鞋类批次、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0.1%和26.4%。

在国内CPI持续高位运转的情况下,央行紧缩银根,贷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不断提高,以制鞋行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更加困难。据统计,中小企业采取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缺口的比例仅占32.1%,企业寻求诸如民间高息借贷等途径的行为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融资成本,造成了鞋类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局面。

对策:

政企联手共破难关

李先生认为,当前情况下,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品质取胜,提高竞争力,才是突围困境、立足市场的根本途径。此外,企业还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各种“内忧外患”,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扩大自主品牌出口份额,以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以价位等标准“控单选单”,与实力较强的采购商合作,积极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提升订单质量和利润率。

除企业要加强“硬功”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组织银行和行业代表企业座谈,研究解决中小鞋企融资的创新做法,业内人士认为,加强银企合作,促进集群企业和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构建更高效的资金供求衔接机制;引导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商业性或互助式会员制信用担保机构


1  
阅读数量(39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