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纱企业累计纱产量1834.2万吨,同比增长11.50%;规模以上织造企业累计完成布产量390.2亿米,同比增长13.63%。
纱布市场稳中有跌
原料价格掉头下跌。自9月8日国家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正式启动后,国内原料市场价格开始有所回升,但回升趋势只保持了两周,随后9月23日后开始掉头向下,至10月17日329级棉花价格跌至19930元/吨,仍高于收储价格。粘胶短纤与329级棉花差价于国庆节前一度缩小至200元/吨,节后粘胶短纤下跌幅度大于棉花原料跌幅,两者价差逐步拉大。
收储启动一个月之后,即“十一”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实际成交首次破零,截止到10月19日,累计成交10850吨,日收储量出现逐步增加趋势。
2011年1~10月国内市场原料价格走势图
纱布价格呈胶着状态。9月份以来,在棉价趋稳状况下,市场订单有所起色。近一个月以来,32支纯棉普梳纱及32支纯棉坯布价格也基本稳定。“十一”国庆节前后,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债务危机蔓延,整体需求受到制约,纱布价格出现小幅下跌,纱价与原料价格之差也呈现缩小趋势。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