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家茧丝绸办在杭州召开的茧丝绸行业发展座谈会上公布了《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钢要》),确定了行业发展的五大目标。2015年,丝绸工业总产值有望达2000亿元,真丝绸商品出口将保持在35亿美元以上,10个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也将被打造成中国丝绸行业的“金名片”。
业内人士表示,在面临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该纲要给予了茧丝绸行业冲破迷雾的信心,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国家茧丝绸办主任邸建凯透露,《纲要》的首要目标是保持行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确保“十二五”期间,年均蚕茧产量稳定在65万吨左右,丝及丝绵类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以上,蚕桑经济收入超过200亿元,蚕农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丝绸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真丝绸商品出口保持在35亿美元以上。
《纲要》还指出,要强化自主品牌发展。积极推动企业终端产品开发和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打造10个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目前,中国唯一的行业性公共品牌――“高档丝绸标志”已授权27家企业使用,该标志产品销售额达25亿元左右。品牌效应已经为丝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纲要》还强调了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三方面的内容。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