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对区域内设备陈旧老化、加工能力差、产品质量差的纺机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整合。同时,要求新建企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
山西纺织机械生产始于1941年,目前已形成了以榆次经纬纺机为核心、在国内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纺织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是国家棉纺机械制造行业中唯一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从经纬纺机的“一花独秀”到鸿基、贝斯特、福晋等企业的“百花齐放”,山西纺织机械行业究竟走出了一条怎样的转型跨越发展之路?
发挥优势项目支撑作用
为进一步加快纺织机械的发展进程,夯实其发展基础,山西加大对落后纺机的整顿力度,对区域内设备陈旧老化、加工能力差、产品质量差的纺机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整合。同时,要求新建企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山西省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近年来,山西先后新上了经纬纺机年产5000台新型细纱机、鸿基科技年产1000台细纱机集聚纺高新技术产业化升级、金星纺织器材年产200台新型盖板针布植针机改造等一批重大优势项目。
规划引导
面对山西省纺织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产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不合理、成套能力不强、高端产品较少、产品质量还有差距、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以及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山西省经信委已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纺织机械工业要依托经纬纺机,以市场为导向,做强成套主机,做精配套产品,积极整合周边纺机企业,构建纺机制造产业体系,力争把晋中打造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纺机产业基地。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将重点发展具有差别化功能的化纤成套设备,日产200吨以上的涤沦短纤成套设备。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