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国际市场严重萎缩,订单急剧下滑,今年缝纫线坯纱出口仅占销量的30%,而去年国外订单能达到70%。”近日,湖北省汉川市纺织协会会长、湖北新天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坤,向记者介绍,汉川市马口镇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缝纫线坯纱生产基地,每年这里生产的缝纫线大部分出口,国内市场只占少部分。
“在欧美债务和信贷收紧的双重压力之下,汉川马口的纺织业受到上下游怎样的挤兑呢,这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小微企业怎样“过冬”?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汉川马口,探访这些小微纺企在棉纺织业寒冬下的“抗寒”行动。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有90%的纺织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只有不到10%的企业能够保本经营或略有盈利。从7至9月企业经营实绩看,平均每万锭每月净亏20万元。同时,销售困难,价格回落,每万锭库存积压产品为80吨……
一位老纺织工的心声:
放假一多 心就慌
46岁的项金荣是位“老纺织”,18岁就做了一名纺织工,在这个行业做了快30年。
“做这一行,我不怕辛苦,就担心没事做。”项金荣说,她有位朋友在镇上另外一家纺织厂上班,今年“十一”期间她们厂放了七天假,“看见她放假在家,我心里也发慌,生怕自己所在的厂也跟着放假。”
[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