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机业的2011经济运行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数据解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676户纺机企业统计的数据,2011年1~9月,纺机行业工业总产值为774.88亿元,同比增长28.48%;工业销售产值为752.26亿元,同比增长28.29%;产销率为97.08%,纺机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62.12亿元,同比增长28.36%;1~9月,纺机行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57.51万元,同比增长20.89%。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27.81亿元、183.49亿元和93.37亿元,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66.22%。

    记者述评:

    今年前三季度,纺织行业受银根紧缩政策和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反映到纺机产品的销售上,多数企业的销售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

    纺机行业市场销售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一是因为纺织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以及受困于人工成本的上升,对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智能化以及大容量纺机装备的更新改造需求强烈。今年以来销售呈大幅增长的清梳联、紧密纺、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经编机等,无不体现了上述特点和优势,可以充分满足纺织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需求。二是因为去年纺机产品供不应求,订单结转到了今年。所以,很多纺机企业上半年销售的产品很大一部分履行的是去年的合同订单。另外,今年还有一些纺机产品的热销与今年以来棉花价格的动荡有直接关系。棉价的一跌再跌使许多棉纺企业不敢购买棉花,改上化纤和粘胶项目。化纤长丝、短丝和加弹机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都呈同比上涨趋势。但是,今年上半年也有几类纺机设备的销售差强人意,特别是印染设备。由于受棉花价格波动、用电紧张、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和银根紧缩政策的影响,印染企业开工率持续降低,设备购买力明显减弱。

    尽管今年前三季度,纺机行业产销形势良好,订单充足,但由于受国家紧缩银根政策的影响,从下半年开始,纺织企业推迟提货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后,情况更加严峻,纺机企业新增订单明显减少。所以,目前纺机企业的实际情况已经与前三季度国统局的数据大相径庭。

    企业观点: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今年前三季度纺机市场运行良好,恒天集团下属的各企业手持订单充足,但是客户推迟提货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10月份之后,新订单突然减少,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了四季度。现在看来,明年一季度甚至上半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改观。我认为,纺机市场的变化是在全球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背景下的正常反映。市场需要调整,对于企业来说就必须要主动适应,寻找发展的出路。恒天公司的措施就是从技术上加强研发,生产出效率更高的纺机产品来,同时要眼界放得更宽、更远,继续开拓国外市场。

    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琢:

    我们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延续了去年生产销售的良好势头,但从第四季度明显回落,这使我们现在感觉非常不安。纺机行业再次出现寒冬,而且来势之凶猛似乎不亚于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不稳定,应该说一直从未根本走出金融危机,而目前再加上欧债危机的弥漫,纺织行业又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行业。今年以来,国内紧缩银根的金融政策,也使得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纺织行业困难重重。12月份以后,尽管金融政策有所松动,但不会有根本改变。作为纺机企业,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次回落的时机,一方面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把产品做精做细,做出品牌来。

    江苏宏源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公司生产的加弹机和粗纱机销售都非常好,已经把全年的任务都完成了。但是,市场上的波动对我们也有影响,比如从下半年开始就出现了推迟提货的现象。进入四季度以来,订单与去年相比明显减少。我认为,行业投资趋于下行局面已不可避免。市场有起伏也是正常现象,我们需要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今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肯定跟现在不一样了,纺织企业更需要节能、高效、模块化的纺机产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段缓冲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产品,为下一轮市场的回升做好准备。

    宋和宋科学技术应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日升:

    今年公司订单、出口、产值、销售、利润同比大幅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对内加大了研发投入,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优化,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公司对老客户进行走访,有许多老客户都追加了订单;加强对新市场的开拓,产品得到了新老客户的一致认可。

    受纺织行业运行形势影响,2012年的纺织行业可能持续疲软,对于我们来说是挑战,但是市场上还有许多的空白点、需求点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发掘。明年我们将加大对新市场的开发,对老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对老机型进行改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通过设计优秀机型提高自身品牌价值,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品质,相信我们明年的销售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桂生:

    同和公司2011年产值与2010年相比增长32%,销售额突破3亿元,比2010年增长30%,是同和公司12年来年度销售额最高的一年,利润比2010年增长10%。

    公司2011年经营状况增长一方面受益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关键纺机专件以及高端纺机装备的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强化了内部管理。

    2011年上半年,公司的罗拉、摇架、紧密纺产品均是稳中有升,继续保持着产量、销量的优势。从6月开始,公司的罗拉和摇架订单有所下滑,但紧密纺产品订单在持续攀高,成倍增长,每月紧密纺的订单达到20万锭,并带动了罗拉和摇架的销售量。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平:

    今年我公司累计销售摇架330多万套,上销330多万只,弹簧和气加压摇架产品都呈现出良好的产销形势。经编机设备也签约了大量订货合同,订单已经排到2012年底。

    今年经编机设备能够取得这样的销售业绩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外在方面主要在于国同内外市场对经编织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经编业快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中国的经编业发展迅速等。内在因素主要是公司在国内经编机制造业居于主导地位,有品牌优势,经编机节能、环保、高效,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品种齐全,能满足高、中端不同用户差异化的需求。

    国家调控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是明显的。尤其是受银根紧缩影响,下游纺织企业资金紧张、开工率不足、技改项目进度减缓,对我公司摇架市场需求量逐步走低,对经编机客户提机速度放缓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利润:价格欲涨乏力 企业收益不佳

    数据解析:

    2011年1~9月,纺织机械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8.47亿元,同比增长34.15%;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2亿元,同比下降11.08%;亏损面为10.65%,同比增加2.37个百分点;人均利润为36764.90元/人,同比增长27.97%。其中,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7.31亿元、9.27亿元、7.55亿元,三省利润总额占全国纺机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70.42%。

    记者述评:

    今年纺机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34.15%,这与销售额的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并不能说明企业的效益好。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棉纺设备生产企业事实上是丰产不丰收,有些企业甚至亏损。

    从去年到今年,国内CPI指数持续攀升,人工成本、机物料、煤电油运价格样样上涨,而唯独纺机产品孤独地坚守着原本就不高的价格。其实,纺机企业也不是不想涨价,今年初,当纺机企业订单多得做不过来的时候,也曾商量着要集体涨价,但是随着纺织市场由暖转冷,涨价的事也就暂时搁浅了。事实上,即使纺织市场依然像去年一样火暴,纺机产品涨价也未见得就能实现。同质化竞争是导致纺机产品价格涨不上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我国,生产同一类纺机产品的企业至少有二三十家,而且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雷同,缺乏个性。而纺机企业为了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但不涨价反而还降价格,其结果就是导致纺机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地被挤压,利润率甚至降到了5%以下,远远低于机械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4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