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纺织业的脚步放慢了。
先看行业形势。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下降;剔除价格因素,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实际增长仅1.14%;社会服装类零售额、零售量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31个百分点、8.16个百分点。
再看企业现状。尽管今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但下半年以来,纺织企业资金偏紧、库存增加的局面日益严重。9月末,在全国规模以上3.56万户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4218户,亏损面11.9%,亏损企业亏损额105.5亿元,同比增加51.2%。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企业普遍反映市场环境和经营状况不佳,小微企业关停较多。
纺织业增速的缓步回落,一方面是受融资环境趋紧、用工成本上升等其它制造业普遍面临的宏观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从需求端看,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欧债危机加速蔓延,导致国际市场订单量消减。从供应端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棉花这样的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棉价“过山车”般的大涨大跌,又波及化纤、丝、麻等多种原料,致使2011年成为纺织业原料危机最严重的一年。正是由于遭遇产业链首尾夹击,许多企业坦言,“2011年面临的困难要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尽管困难重重,增速放慢,但纺织业由“产能扩张”向“价值增长”、由“依赖出口”向“内外兼顾”逐步转型的脚步却快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