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1十大关注牵动行业神经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

关注1 “十二五”开局

    这个五年……

    ——纤维行业布局“十二五”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提出,“十二五”时期,棉纺织行业主题将锁定产业调整,持续发展。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则提出,“十二五”时期,化纤行业要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转型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将“消费促进需求”作为未来5年毛纺织行业发展主题。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则认为,今后5年行业将致力于从麻纺大国走向强国的转变。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提出中国丝绸即将迎来新春天。(原文刊于2011年1月4日)

    关注2 “高成本时代”

    高成本阵痛

    从“十二五”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首先是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具体表现在资源能源成本的显著上升。“高成本时代”最直接的含义是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窄,而这正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如果企业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则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保证。因此当务之急应是从政府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制订出长期并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通过全面的产业升级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来应对高成本。(原文刊于2011年3月1日)

    定价权决定成本掌控

    对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麻纺行业来说,原料产地在哪儿,定价权就在哪儿,所以亚麻的定价权一般掌握在欧洲亚麻主产区;对于以国产原料为主的丝绸行业来说,产品市场在哪儿,定价权就在哪儿,所以丝绸的定价权则掌握在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由此可见,无论是原料的定价权,还是产品的定价权,都不在中国。在“高成本时代”的今天,面对定价权的缺乏,我们心里多少有些没底儿。

    (原文刊于2011年3月29日)

    关注3 棉花问题

    棉起棉落莫让“神马”成“浮云”

    潮起潮落之间,每吨棉花近2万元的差价瞬间让“神马”都变成了“浮云”。 6月15~16日在辽宁大连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因当前“热敏”的棉花问题,让容纳千余人的大连香格里拉酒店会议大厅座无虚席。2008年11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仅仅是每吨1万多元,不过两年时间就到了3万多。专家认为,将棉花价格推到2万元左右还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但是超出了这一区间,棉花本身的价值就难以控制和体现了。(原文刊于2011年6月21日)

    临储初现托市效应

    棉价将呈稳定走势

    9月15日,中国棉花协会在京召开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会议达成共识:临时收储政策初现托市效应,新棉价格将呈稳定走势。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处长张显斌表示,2011年度国家相关部门将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做好棉花市场宏观调控,2010年度国家宏观调控抛售储备棉100万吨,发放配额360万吨,铁路调运及时,市场监管方面也通过中国棉花协会多次发出行业预警。(原文刊于2011年9月20日)

    关注4 产业创新

    学术利器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10月22日,“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上海松江落幕,达成的共识有:基础研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多学科多领域融合须加强;人才培养要不拘一格;产学研合作模式待统筹。

    (原文刊于2011年10月25日)

    关注5 高新纤维产业化

    中国勇登世界碳纤维神坛

    中国碳纤维发展史永远记录下这一刻——2007年5月3日早6点20分,由我国产业化生产线生产的第一批碳纤维在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下线。次年12月3日,我国万吨碳纤维产业化工程的一期项目千吨碳纤维生产线顺利投产。在此过程中,科研技术人员掌握了大量关键技术甚至是世界级的独创技术,申报的12项专利中有4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实现碳纤维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彻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一举扭转了我国碳纤维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1][2][3][4]下一页>>
阅读数量(85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