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2011年上榜服装品牌销售数据盘点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

雅戈尔

数据:1~10月,男西装和男衬衫市场前10位品牌集中度一直保持在40%左右。其中,雅戈尔独占鳌头,市场综合占有率均超10%,远超其他品牌。男西装方面,雅戈尔的销售排名远超杉杉、罗蒙、金利来、九牧王、花花公子、报喜鸟、皮尔·卡丹、蓝豹和杰尼亚;男衬衫方面,雅戈尔的排名远超恒源祥、海螺、皮尔·卡丹、开开、洛兹、杉杉、老人头、金利来和虎豹。

背后:雅戈尔出位的背后来自老板李如成内敛的性格。他经常说自己是个农民。晚上,他基本不陪客人吃饭,都是和女儿、太太吃一点宁波小菜,喝一点稀饭。这样的性格也反映在他一手创办的品牌上。雅戈尔自产自销,定位中高档,强调“量”,无意去做顶级品牌,为的是控制营销渠道。雅戈尔大力发展自营店,一直发展到县一级市场。广告基本上都投放在中央电视台,辅以大量的户外广告,李如成说,这是“空中威慑”和“地面部队”相结合,他要牢牢控制整个营销终端和生产源头。所以才有外界对于雅戈尔胜出得益于渠道建设与供应链竞争的评价。

目前,雅戈尔是我国男装企业中自营店占比最大的企业,销售排名连续11年领先,长期居于行业龙头地位。雅戈尔80%的销售额来自于自营店,只有10%的份额是靠422家特许经营店来实现的,剩下的10%依靠企业团购实现。

庞大的自营店体系让雅戈尔较其他品牌而言,能更及时、迅速、有效的收集市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产业链相关环节,提高效率,而不是仅抱着“各扫门前雪”的态度,这又提高了雅戈尔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了供应能力。

女装榜首品牌

ONLY、VERO MODA

数据:1~10月,女装市场延续了品牌集中度比较低的态势,前10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不足40%。其中,ONLY和VERO MODA的排名难分伯仲,但领先优势明显,两个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均超过了5%,总体远超艾格、欧时力、哥弟、宝姿、艾格运动、白领、雅莹和玛丝菲尔。

背后:ONLY和VERO MODA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谋略的成功。

国外的服装品牌层次在整体上是对应于国外金字塔型的消费者结构的,而中国的消费者结构这些年则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哑铃形的特征,中端消费者难以成为主力,因此,国外服装品牌进入中国后在消费者定位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错位”。国内迅速增长的富裕人群让国外高端服装品牌甚至奢侈品牌在中国都不愁销售,而原本属于中低端市场的大众时尚类服装品牌可能因为销售不佳而陷入退缩成为小众品牌的尴尬,这种状况让在欧美市场的Zara和H&M等快时尚品牌曾经迟迟无法下定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也让全球最大的服装零售品牌优衣库在中国曾经上演过撤柜退出的悲情一幕。而来自丹麦的服装企业绫致,却在中国市场中显示出了不亚于任何中国企业对于本土市场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

在对中国服装市场消费者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分析之后,绫致改变了最初进入中国时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并且重新定义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绫致将在中国所瞄准的人群锁定于年龄从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来自北京、上海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也可能来自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他们有一定的购买能力,他们追求时尚但并没有特别强的辨识能力。来自香港的班尼路和本土的美特斯·邦威等大众休闲品牌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国际一线品牌又因价格过于昂贵可望而不可及,而介于二者之间。绫致相信,这部分市场能够捕捉总体数量和消费能力综合起来最大的中国大众时尚消费者。不仅在顾客群分析上战略清晰,绫致时装还针对中国市场,在设计风格、渠道策略和促销方式做了本土化改造。但今年,绫致收回代理权的行为着实伤了当初为绫致打天下的经销商们的心。绫致这个外来的和尚在品牌营销统筹上念好经的同时,如何平衡好情义二字,恐怕需要总经理丹飞好好思量。

女性内衣榜首品牌

爱慕

数据:1~10月,女性内衣延续了品牌集中度较高的态势。其中,国产品牌爱慕一直以来保持领先优势,排名超过曼妮芬、安莉芳、黛安芬、古今、华歌尔、欧迪芬、桑扶兰、婷美和伊维斯。

背后:内衣市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品牌集中度高。曼妮芬、安莉芳、黛安芬、古今、华歌尔、欧迪芬、桑扶兰、婷美和伊维斯,个个耳熟能详,但爱慕却能脱颖而出正是凭借了出色的多品牌战略。

至今,还没有一个内衣品牌有爱慕这么多的品牌及产品线:爱慕女士(Aimer women)、爱慕男士(Aimer men)、爱慕儿童(Aimer kids)、Aimer body、爱美丽(imi’s)、兰卡文(LA CLOVER)、心爱、(Shine Love)、泳衣,代理海外高端品牌Bechic集合店,以及个性化内衣和礼服定制工作室。多品牌战略推升了爱慕的品牌形象,在过去的2010年,爱慕实现了20亿元的销售额,同比提升35%。

爱慕善于按照消费者购买水平和层级细分市场,LA CLOVER针对高端消费人群,Aimer针对较为成熟的中高端消费人群,imi’s针对相对年轻的消费人群,ShineLove则是针对网络消费人群。

此外,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各品牌识别系统、专柜形象、产品设计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举例来说,真正的高端奢侈品传播不会是大面积的,它是小众的。所以,LA CLOVER一般都进驻燕莎、新光天地、赛特等最高端的商场,在品牌传播上也有意识地与其他品牌区分开,体现其高端化特色;而Aimer、imi’s等品牌,则采取一些相对大众化的渠道推广,如商场终端广告、楼宇广告、杂志广告及内容合作、出租车广告及机场广告等;imi’s品牌会经常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并针对年轻人喜欢的电视节目适时做一些投放和合作,比如和广西卫视合作“爱美丽·中国内衣模特大赛”,在年轻人群中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而对于Shine Love这样针对网购消费者的品牌,采用诸如微博营销、病毒营销等网络媒体推广方式。

童装榜首品牌

巴拉巴拉、ADIDAS、NIKE

数据:1~10月,巴拉巴拉、Adidas(阿迪达斯)和Nike(耐克)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轮换坐头把交椅。安奈儿、派克兰帝,水孩儿、衣恋、丽婴房、史努比、小猪班纳紧跟其后。

背后:国内童装市场的竞争历来就异常激励。在NIKE、阿迪达斯等国际大品牌尚未进入中国童装市场以前,国内品牌就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自国外品牌抢滩国内市场以后,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并且有国外品牌压过国内品牌的势头。尤其是国际大牌派生出的童装品牌,他们有成熟市场操作经验和强大资源作为支撑,父母对于此类童装品牌的认可度更高,更有亲切感。

不仅如此,国产童装品牌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哑铃形竞争势态。一头是洋品牌占据了大量的高端国内童装品牌市场资源,另一头则是国内企业以低附加值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童装品牌大众市场,国内童装品牌声音极弱,期待强势品牌的出现。

其中,巴拉巴拉作为国内童装品牌的优秀典范,是中国森马集团2002年在香港创建的童装品牌,以休闲童装为切入点,以“高起点,高档次,低价位”为经营发展战略,成功地向世人证明了小童装也能做出大事业,也带动了很多企业开始掘金童装市场,仅在巴拉巴拉的老家浙江,饮料巨头娃哈哈就推出娃哈哈童装、美特斯·邦威旗下的ME&CITY大推Kids系列、皮鞋巨头康奈推出三点水童装、休闲服品牌拜丽德创建了棵棵树……在全国服装市场,成人鞋服企业涉足童装市场的案例数不胜数。究其原因,除了童装市场有巨大的上升潜力吸引一批企业前仆后继之外,森马涉足童装的案例似乎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裤子榜首品牌

九牧王

数据:1~10月,九牧王以绝对优势占据市场综合占有率榜首,领先优势显著,远超虎都、迈雅、百斯盾、浪肯、利丹王、步云、花花公子、普顿和恒源祥。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49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