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11年12月15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京发布了2011年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外经贸服务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范围,为全方位促进我国货物、资本、技术和服务出口,大力支持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而推出的知识性产品。其所表达的国家风险的基本概念、国家风险管理的全新理念日渐获得认同。其研究和评估结果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各相关主体的决策中,融入风险控制和运营管理的流程,渗透到产品、资金、技术和服务的各个领域。
    《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以每两年为一个出版周期。在每一个出版周期内,报告内容全面覆盖中国以外的全球所有主权国家,形成一幅系统、完整、直观、横向可比的全球风险地图。国际版从本期起,将以专版形式陆续刊登相关资讯,希望帮助企业准确判断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为有效规避贸易风险,开拓海外市场和外贸投资决策提供指导,敬请读者关注。
    孟加拉国
    参考评级:7(7/9)级 实际GDP增长率:6.1% 通货膨胀率:8.1% 人均GDP:606美元
    产业结构
    孟加拉国是世界最大的黄麻出口国,黄麻是其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黄麻市场需求增加,原麻价格持续上扬,孟加拉国黄麻生产前景看好。2010年虽然黄麻种植面积出现下降,但产量反而较上一财年增加8.81%,达到509万吨。纺织服装业在其工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吸纳大量就业,并成为孟加拉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孟加拉政府充分重视工业发展,孟加拉政府曾对工业发展提出要求,如发展作坊工业与中小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务,为出口高附加值服装而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等。
    投资环境
    为改善投资环境,孟加拉国采取许多重要措施,如大幅提升外国直接投资的市场准入水平和保护水平;实施贸易和外汇自由化;货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投资体制自由化等。孟加拉国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以及丰裕而廉价的劳动力也不断吸收外国投资的进入,目前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在南亚排名第三。但孟加拉投资环境也存在突出的问题,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能源短缺严重,自来水、电力、天然气供应不足,交通秩序混乱并且拥挤,港口货运处理能力不足,官僚作风严重,贪污腐化成风,法律体系不完善,罢工活动频繁等,这些都增加了外来投资者的额外成本。
    双边贸易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了中国与孟加拉国双边经贸的高速增长。2010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为70.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中国对孟加拉国出口67.9亿美元,增长53.9%,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纺织品、机电产品、水泥、化肥、轮胎、生丝、玉米等。中国从孟加拉国进口2.7亿美元,增长65.2%。中国从孟加拉国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生黄麻及其制品、皮革、棉纺织制品和鱼类食品等原料性商品。中国与孟加拉国贸易顺差有不断扩大趋势,2010年中国的贸易顺差65.2亿美元,增长51.6%。目前,中国已超过印度,成为孟加拉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总体风险评估
    作为当今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孟加拉国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全国有4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预算的不断增加导致赤字率不断攀升;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均严重依赖外国援助;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作为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的农业生产较为脆弱,易受水灾自然灾害影响,粮食自给无法保证。
    根据对当前总体形势的分析和评估,孟加拉国的参考评级为7(7/9)级,国家风险水平显著,未来风险水平趋于升高。
    印度
    参考评级:6(6/9)级 实际GDP增长率:8.8% 通货膨胀率:12.0% 人均GDP:1460美元
    国际收支
     2010年,印度商品贸易总额5833.9亿美元,同比增加31.8%,其中出口2256.5亿美元,同比增加34.1%,进口3577.5亿美元,同比增加30.3%;贸易逆差1322.0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印度的出口商品以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珠宝制品、石油和其半成品、农业及相关产品为主。印度进口商品以石油及相关制品、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为主,其中石油进口占了1/3。印度出口目的国为阿联酋、美国和中国,进口来源国为中国、阿联酋和美国。
    投资环境
    由于印度经济复苏早于世界其他国家,并且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外国投资者对印度未来的增长持乐观态度。印度没有专门针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但也给予外贸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府鼓励投资于经济特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优先发展的产业。投资经济特区有最多15年的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或设施投资基金的分红、利息或长期资本所得可以100%的免税。
    双边贸易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迅速,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电机电气设备、机械器具、浸渍纺织制品,中国自印度进口商品主要包括矿砂、棉花、有机化学品。2011年1~4月,两国商品贸易总额2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中国对印出口1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进口9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7%。从2008年起,中国就已经成为了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并一直保持至今。印中贸易占印度对外贸易的比重接近10%。中印双边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为2%。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