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进口棉配额管理制度对国内棉价的影响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国内郑棉并未理会ICE期棉强势涨停,小幅高开后便出现回落,主力1205合约在20820元/吨附近振荡。

而国内进口棉关税配额发放是导致内外盘棉花期货表现迥异的主要原因。

国内棉花进口实施配额管理制度,进口棉配额分两种:

一种是关税配额,进口关税率为1%,目前每年的发放量是89.4万吨,在每年公历年度的年初发放(即元旦后发放),配额的有效期最多可延长至下一年的2月底;

另一种是关税外配额,目前关税外配额实施的是滑准税制度,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2年滑准税公式,使用滑准税配额的棉花进口税率略高于1%,进口棉价格在100美分以下的适用4%—40%的滑准税税率,进口棉价格越低,滑准税税率越高。滑准税发放的数量根据市场情况而定,滑准税配额的有效使用期限是当年的年底,过期作废。

进口棉配额是免费发放给企业的,每个企业获得分配的数量同企业规模和每年的棉花进口数量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进口棉配额是不允许买卖的,但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目前进口棉配额仍存在一个无形的市场,进口棉配额的价格综合反映内外棉市场的价差以及外棉的市场需求情况。

2011年年底,由于内外棉价差接近3000元/吨,国内棉市在收储支撑下振荡向上,巨大的市场价差和对棉花后市的预期,导致进口棉配额“一票难求”、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其中1%的关税配额市场价格一度在2000元/吨以上。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