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寒流”入侵 纺服企业取暖自救是正途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出口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增长的重要一极,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逐年下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疲软。如今,美国经济未见起色,欧债危机仍在蔓延,周边环境改善乏力,各方均预期中国2012年的出口增速将回落。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形势如何?他们会用怎样的方式应对出口订单下降的难题?本报联合中国第一纺织网对此进行了调查。

降价“赢”订单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2011年前三季度对美国的出口份额为38.88%,,比2010年下降2.36%,中国对欧盟27国的出口比重也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1.81%。按照欧盟统计局的数字,无论是纺织品还是服装的份额都在下降。对于日本,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比重为74.71%,比2010年同期下降2.45%。美国、欧盟、日本是我国最主要三个出口市场,2011年的形势直接反映在出口的局面上,我国的份额在下跌。

568家纺织服装企业参与了调查,在受访者中,企业规模在100万元及以下的占64.96%,101万元-500万元的18.84%,501万元-1000万元的占15.32%,1001万元-2000万元的占0.70%,2001万元以上的占0.18%。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企业占52.81%,3.70%的企业位于东北地区,2.29%的企业位于西北地区,14.44%的企业位于西南地区,8.63%的企业位于华中地区,18.13%的企业位于华南地区。

调查显示,在这些受访者中,66.02%的企业在2011年的出口订单较以往有所下降;仅14.26%的企业订单保持稳定增长;19.72%的企业订单持平。在他们的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中,39.44%的企业主要出口至欧盟,主要出口至日本的占17.25%,40.32%的企业主要出口至美国,其他占2.99%。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拥有年加工500万件羊绒针机织服装的能力,与此配套生产能力有纤维毛条1000吨、纱线2000吨、机织面料100万米。其总产量的85%出口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际主流市场,在蒙古、马达加斯加、柬埔寨等地建立加工生产基地,年出口交货值1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在2011年的出口也受到了影响,其公司董事长郑浩生告诉记者:“2011年我们公司整体的出口情况不太乐观。”

而不少中小出口企业出于资金、经营压力,都希望能尽快找到订单,而为了落实订单,一些企业“饥不择食”:利润再薄,金额再小,也不放过。在欧美市场订单整体缩水情况下,通过更低的产品报价突出优势,尽可能抓住订单“活下去”,已成为不少企业的现实选择。73.24%的企业选择降价抓订单,仅26.76%的企业没有采取此方式。

订单逐渐转移

一般认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订单的减少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西方社会压缩消费而导致市场萎靡,从而影响了中国出口。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几年前,在美国一些连锁店、超市,中国产品占绝对优势,但如今,非中国产品越来越多,其它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开始有规模地进入美国市场。

亚洲其它一些国家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增加比例开始大规模增加。中国鞋子原来基本上处于美国市场垄断地位。2010年,印度尼西亚向美国输送了超过21亿美元的鞋子,增加了42%。2011年前7个月,孟加拉国纺织品出口到美国增加了43%,达180亿美元。美国NIKE公司的产品过去大部分都在中国加工,2009年开始,此品牌的产品有51%在越南加工。中国出口美国的订单减少,亚洲其它国家的出口增长,此消彼长,某种意义上是吞食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8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