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运动品牌掀起“关店潮” 该如何应对?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1日

继近日国美体育关闭旗下实体店、宣告其5年百店计划“泡汤”后,日前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中国动向在四川的部分店铺将暂停营业,类似于2009年的“关店潮”大有卷土重来的势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中国动向总部求证,但对方表示目前不了解这一情况,并未作出确认。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经历了通过疯狂开店实现规模效益的“野蛮生长”时代,国内运动服装品牌已经遭遇瓶颈,在渠道竞争加剧、成本上涨的形势下,疯狂扩张已几无可能,提高单店的盈利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关店举动持续出现

“大规模的关店目前还没有出现,但一些地方已经有了‘苗头’。”昨日,业界独立评论人马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马岗透露,在四川地区,最为明显的当属中国动向旗下门店。他表示,虽然尚无法获得官方数据,但据他了解的情况,中国动向在该地区应该有部分门店会暂停营业。“很多地方以前还能看到他们的门店,现在没有了。”马岗说。

近期以来,运动服装品牌关店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到4个月之前,国美体育的第一家实体店––北京财满街店已经宣告关闭;几天前,国美体育宣布其北京万泉河店于1月8日关闭。至此,自2010年5月正式开业的国美体育门店“全军覆没”。

李宁的“关店风波”则要追溯到2010年底。当时有分析称,李宁将关闭500~600家门店,但李宁公司随即澄清称,只是整合约500~600个低效率的分销商,而非关店。虽然李宁一直宣称2011年的开店目标不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其新增门店的数量已经开始下滑。

类似的关店现象还发生在“后奥运”的2009年。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包括彪马、美津浓、百丽、达芙妮等在内的几大品牌商或代理商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一轮以“关店”为主题的“洗牌”。就在同一年,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在华的销售业绩纷纷下滑,而耐克则在当年关闭了在华的自有鞋厂。

瓶颈期或已来临

对于各大运动品牌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一次“赶集”的良机。一直未曾停止的“疯狂”开店,导致“后奥运”时代市场的消化能力跟不上节奏,库存过剩使得门店面临的压力加剧。

目前,运动品牌同样遭遇着压力,但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这次则与2009年大为不同。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