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进店、排队试衣、排队结账……这是国际时装零售连锁巨头H&M 中国内地旗舰店开业时的“盛况”。但就在新年伊始,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最新公布的一批毛针织品质量抽查结果中,这个来自瑞典的“快时尚”品牌再度登上“质量黑榜”。
根据经济导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H&M 已经至少4次被国内多地市工商、质监部门抽检质量不合格,此番则是在纤维含量项目上“落马”。导报记者掌握的信息显示,H&M 此次被抽检的针织毛衣商标标注的羊毛含量为38%,实测仅为28%,产品产地为中国。
1日,H&M 中国大陆区公关部经理傅霞容在电话中回应导报记者采访时坦承,“这是工厂的失误,我们对此向消费者表示道歉。如果买到涉及问题的产品,均可以无条件退货。”
在“质量黑榜”上,H&M 并不是惟一的“常客”,同为“难兄难弟”的还有另一家“快时尚”巨头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品牌ZARA。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ZARA,至少5次被抽检到存在质量问题。
大受年轻人追捧的“快时尚”大牌饱受质量诟病。山东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孙曰瑶2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故意偷工减料的可能性很小,极有可能是委托的代工工厂出现的问题。在产品价格商定好的情况下,有的代工方可能会存在侥幸心理,降低原料成本。这给品牌的监控体系带来考验。”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