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推动产业转型:大朗谋建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区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继市委、市政府2月8日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佛山学习考察该市重大项目、重大发展平台、重大科技专项、“三旧”改造、科技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之后,大朗镇2月10日组织了该镇毛纺织行业协会、毛织企业家以及巷头、巷尾、求富路、黎贝岭、大井头等相关社区领导和镇经贸办、毛织办、科技办负责人组成学习考察团,由该镇镇委委员韩暖渠带队前往佛山市南庄镇学习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为大朗毛织产业接下来的转型升级工作取经。

经验:培植现代企业立足南庄布点全国

1988年,南庄引进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自此,陶瓷产业发展有如雨后春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庄陶瓷年产销量达6亿平方米,占全国1/4,全球1/8。”南庄镇有关领导向大朗考察团成员介绍说,此举既成就了南庄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产业单一的结构性风险,还造成了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破坏。

“上级党委‘双转移’、‘两转型一再造’的决策部署,坚定了南庄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南庄镇领导说,在2007年至2009年,按照“关停一批,提升一批,培植一批”的思路,南庄关停转移了全镇75家陶瓷企业中的62家,共关停窑炉253座,生产线222条,喷雾塔145个。

与此同时,以新中源、新明珠为代表的陶瓷企业,携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全国进行战略布点。他们以南庄总部为依托,这些陶瓷企业先后在国内10多个省、市投资了100多家企业,投资额超150亿元,产值300多亿元。

留在南庄的13家陶瓷企业全部通过了广东省清洁生产审核,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废浆渣循环再利用,无废气排出”的清洁生产目标。

转型后的南庄陶瓷产业天地更加广阔,已成功由过去单纯以生产建筑陶瓷为主,转型为集陶瓷装备制造、高端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商贸物流、信息、会展、陶瓷总部等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从传统的陶瓷生产到陶瓷品牌、资本输出和总部经济集聚。

2010年,南庄镇实现陶瓷工业总产值128亿元、税收2.8亿元,与产业调整前的2006年陶瓷工业总产值117亿元、税收2.6亿元相比,不降反升,真正实现了越调越强的目标。

大朗学习考察团实地参观南庄镇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过程中了解到,这个基地总规划1000亩,总投资达26亿元,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个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和示范性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目前,该总部基地已引进了国内外89个知名陶瓷品牌进驻。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聚集着大量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南庄镇有关领导介绍说,他们是宁掉几百亿的GDP,也要把环境搞好。南庄近几年在关停整治污染大、能耗高企业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三旧”改造,除建设了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之外,还建设了瓷海国际、华夏陶瓷博览城,共吸引了1100多家陶瓷营销中心进驻,使南庄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总部集中地和展示贸易中心。

心得:借鉴“南庄经验”推动大朗毛织升级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